蜂產品,包括蜂蜜、蜂蠟、蜂王漿、蜂花粉、蜂幼蟲、蜂膠、蜂毒等,是蜜蜂採集植物花粉、樹脂,混以自身的分泌物,經簡單加工而成的天然產品。它取自天然,無污染和毒害,又有許多逐漸被發現和驗證的營養保健功能,因而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和喜愛。我國蜂產品的生產和利用已有很長歷史,在建國後得到迅速發展,迄今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一系列較有特色的產品,在食品行業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以下對2017年蜂產品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
蜜蜂產業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農業的組成部分,蜂產品年產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成為世界蜜蜂產業大國。中國是中華蜜蜂的發源地,原始的養蜂可追溯到人類最早採集利用野生蜂蜜的年代。據文獻記載,我國養蜂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中華民族最早將野生中華蜜蜂(簡稱中蜂),逐漸馴化飼養為家養中蜂,世代傳承。但我國的現代化養蜂業是在19世紀,當義大利蜜蜂和活框技術傳入中國後才開始發展。由於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加上連年戰亂,一直發展緩慢。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的養蜂業在黨和政府的大力鼓勵和扶持下,才逐漸發展起來,形成為今天我國的現代養蜂業。一、我國現代養蜂業的發展歷程回顧我國現代養蜂業發展的崎嶇歷程,大致可分為4個時期,即恢復發展期、曲折發展期、躍進發展期和穩步發展期。
近幾年,我國飼養蜜蜂量基本穩定在650萬群左右。蜂蜜年產量1996年為18.4萬噸,1999年達到21.3萬噸,創歷史最高記錄。2000年達20萬噸;蜂王漿70年代末年產約150噸,90年代初增至1000噸,2000年已達2000噸;蜂花粉年產量1996年達到2000噸,2000年大幅增至2500噸,為歷史最好水平;蜂膠是近幾年暢銷的蜂產品,需求旺盛,2000年產量已達300多噸。
2017-2022年中國蜂產品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過去我國蜂產品主要供應出口,國內消費量很低。經過社會各界、行業同仁積極努力,廣大國內消費者對蜂產品的醫療保健作用有了一定的認識,隨著人們對天然食品、綠色食品、營養保健品消費量的增長,國內蜂產品消費市場逐步擴大,初步改變了過去單一依賴出口的被動局面。
1996年以前蜂蜜國內消費量一直徘徊在3-4萬噸,目前已達到5.5-6.5萬噸。2000年出口蜂蜜10.29萬噸,創匯8400多萬美元。蜂王漿市場產銷兩旺,價格穩中有升,2000年銷售總量首次突破2000噸大關。2000年蜂王漿出口1091噸,比1999年增長21.20%,出口額為1657萬美元,同比增長29.4%。國內市場銷售近1000噸,大幅增長,占總量的近50%。蜂花粉國內銷量也逐年增加,1996年約占年銷量的44%,2000年占50%;蜂膠2000年國內銷量為180噸,占總量的60%,超過出口量(120噸)。蜂蠟1994年出口1753噸,創匯323萬美元。1998年出口2591噸,創匯808萬美元。2000年出口2401噸,創匯624萬美元。
蜂產品行業發展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養蜂生產尚不適應現代化發展要求,亟待提高科學化、組織化程度,更好發揮蜜蜂授粉對發展高效、優質、創匯農業的作用,加快蜂業產業化進程;二是產銷矛盾依然突出,市場銷售嚴重製約生產發展,亟待在穩定國際市場的同時,加大開拓國內市場力度,提高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三是不少企業規模較小,技術水平較低,相當一部分企業管理粗放,一些蜂產品品質質量尚不穩定,亟待提高技術水平,強化科學管理,提高全行業人員的素質和產品質量意識,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促進蜂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四是蜂產品生產、銷售、出口等標準的制訂有的尚未與國際接軌,面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衝擊,亟待加強全國蜂產品標準化和質量體系認證工作。
2005年,全國蜜蜂飼養量發展至700萬群左右;單產蜂蜜達30-33公斤/群,年總產量達到23萬噸左右;蜂王漿年產量穩定在3000噸左右;蜂花粉年產量3500噸左右;蜂膠年產量350噸左右。 蜂蜜國內市場銷售量達到10萬噸左右,出口量穩定在10萬噸左右,年創匯約1億美元。 蜂王漿國內市場銷售量達到2000噸,出口量穩定在1000噸左右。 蜂花粉國內市場銷售量2000噸,出口量穩定在1500噸左右。
我國是蜂王漿生產大國,也是出口大國。世界90%以上的蜂王漿來自於中國。長期以來,我國蜂王漿市場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兼顧國際出口。然而,2013年,與往年有所不同,國際市場創歷史新高,首次超出國內市場。2015年我國蜂王漿出口量713.8噸,金額為19136135美元,同比下降3.90%與5%。
2010-2015年中國蜂王漿產量情況
蜂膠產品國內市場銷售額達到10億元,產品出口額達到4000萬美元。 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推進蜂業產業化經營。我們要以具有較大規模、較強經濟實力的蜂產品加工型、經營型企業為「龍頭」,通過蜂業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協會聯合,組織廣大蜂農,建立優質蜂產品原料基地,實行養蜂生產與蜂產品加工經營相結合,產供銷一條龍、科工貿一體化經營,引導千家萬戶蜂農進入千變萬化的國際、國內市場著重抓好5-10個大中型蜂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示範作用,推動蜂業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