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交通報告 >> 高鐵 >> 2025年高鐵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春運高鐵迎出行高峰 高鐵打造移動「三網生活」

  2018年春運將於2月1日正式拉開帷幕。之前經歷了購票高峰,春運開始後將逐漸迎來出行高峰,而這中間還有一個小高峰,就是退票高峰。雖然退票高峰沒有像購票高峰那樣「緊張刺激」,也沒有出行高峰那樣「人潮洶湧」,但退票高峰給了至今沒有搞定火車票的旅客一個機會:眼前有波「退票潮」,「撿漏」淘票正當時。

  春運高鐵迎出行高峰

  由於現在火車票預售期長達30天,造成很多旅客搶票時也有很明顯的「不確定性」,其中有些旅客會接連好幾天搶同一方向的車票,比如他先搶下2月12日、13日、14日同一方向的車票,等確定13日能走,就把12日、14日的車票退掉;另外一些旅客雖然沒有「多占票」,但臨近放假,他發現他買的車票,在日期上要麼「買早了」要麼「買晚了」,最後也只能退票。

  而兩個時間點退票較多:一是開車前第15天,根據鐵路退票有關規定,開車前15天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費,往往有不確定行程的旅客選擇這個時間節點辦理退票;二是開車前1至2天,這時占票的旅客基本可以確定行程,一般22:00-23:00是旅客退票高峰,可在這時「撿漏」。

  根據春運時間倒推,眼下正好有一波退票高峰,有些旅客要趕在「15天以上退票不收退票費」的「截止時間」前退票。旅客張睿此前接連一周左右時間都在搶一張上海到成都的火車票,但屢屢失敗,正當她開始盤算買一張全價飛機票時,她昨天「突然」刷到了一張上海到成都的高級軟臥火車票。可以斷定的是,這張軟臥票就是別人剛剛退掉的,因為此前這一方向的火車票每天都是被「秒光」的。

  2017-2022年中國高鐵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需要提醒旅客的是,火車票退票方面有以下規定——

  1、開車前15天(不含)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費;票面乘車站開車時間前48小時以上的按票價5%計,24小時以上、不足48小時的按票價10%計,不足24小時的按票價20%計。

  2、開車前48小時-15天期間內,改簽或變更到站至距開車15天以上的其他列車,又在距開車15天前退票的,仍核收5%的退票費。

  3、改簽或變更到站後的車票乘車日期在春運期間的,退票時一律按開車時間前不足24小時標準核收退票費。

春運高鐵迎出行高峰 高鐵打造移動「三網生活」

  高鐵打造移動「三網生活」

  高鐵網+網際網路帶來的便民服務質量提升,正被紛紛叫好。而不久前,高鐵又一個大招的放出,讓更多出門在外的人對今年春運有了新的期待。

  這就是「高鐵順手寄」,中鐵快運再次聯合順豐推出的又一大便民服務。不想帶的、不能帶的、帶不動的,可以在高鐵站直接寄回家,從另一方面為春運減負。目前,「高鐵順手寄」已在北京南、天津西、濟南西、南京南、上海虹橋5個高鐵站開通運行,春運期間將擴至全國24個高鐵站。

  這是快遞網接入高鐵網的開始。

  最顯著的改變,是為春運行李、禮品、特產等寄遞給出了更便民的解決方案。在高鐵站直接開通寄遞站點,急旅客之所急,應用場景的多元化需求因而得到滿足。如裝好了行李箱後又在上車前臨時購買了當地特產,大包小包不方便隨身帶;抱著孩子已經很累,沒有更多的精力照顧到行李,一路上還在不斷買買買;物色了特別好的禮品不能壓著磕著碰著,小心翼翼實在太難受……

  在未來,快遞網與高鐵網、網際網路的相互滲透與融合將逐漸構成鐵路的「三網」服務模型,打造出了中國高鐵特有的移動「三網生活」。點外賣、連Wi-Fi、自主選座、順手寄遞,「三網」覆蓋下的高鐵出行,不僅擁有著準點率高、候車時間短等獨特優勢,在對「人」與「物」的照料上也越來越周到貼心,多元化服務已足以與航空媲美。

高鐵行業數據統計

  高鐵不僅顯著改善了人們的出行條件,而且帶動了沿線經濟增長和相關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過五十餘年內的兩次發展浪潮,全球高速鐵路里程穩步增長,以下是高鐵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高鐵行業數據統計

  高速鐵路是鐵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當今世界鐵路高新技術的一項重大成就。高鐵行業分析指出,當前,高速鐵路在世界許多國家得到迅猛發展,成為世界鐵路的新潮流。它以獨特的魅力,日益贏得人們的歡迎和讚美。

  根據高鐵行業數據統計,截止2019年4月,全球已投入運營和在建高鐵總里程達5.32萬公里,歐、亞國家高鐵里程占比超98.1%,其中在建里程達1.59萬公里;截止2019年11月,全球已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里程達3.77萬公里,較2018年同比增長10.9%。預計2020年將超過4萬公里。

  隨著高速鐵路在全球的不斷延伸,高速鐵路技術也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以日本(新幹線)、法國(TGV)、德國(ICE)3個高鐵技術原創國為代表的鐵路技術。中國、西班牙也形成了自己的高鐵系統,成為全球高鐵運營里程數排名前二的國家。截至2019年11月,擁有高鐵建設能力的國家包括日本、法國、德國,西班牙、中國。

  以中國為例,2011年以來,中國高鐵營業里程逐年增加。2011年,中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為0.66萬公里;至2017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7萬公里,比上年增長2.4%,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2.5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6.3%。

  2018年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1萬公里,比上年增長3.1%,其中高鐵營業里程2.9萬公里以上;全國公路總里程484.65萬公里,比上年增加7.31萬公里;高鐵行業數據統計指出,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71萬公里,比上年增加108公里;共有頒證民用航空機場235個,比上年增加6個,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機場233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30個。

  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2235億元,比上年增長0.7%。其中,完成鐵路固定資產投資8028億元;完成公路建設投資21335億元,比上年增長0.4%;完成水運建設投資1191億元,比上年下降3.8%;完成公路水路支持系統及其他建設投資824億元,比上年增長26.9%;完成民航固定資產投資857億元,比上年下降1.3%。

  2019年11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等聯合印發了《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複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60%和70%左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蓋廣泛、層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鐵路網絡。

  展望未來,在全球經濟發展和復甦浪潮,高鐵將進入新一輪基建潮。高速鐵路對於地區經濟的拉動作用已被認同,並能促進地區之間的交往和平衡發展。同時,金融危機過後,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基礎建設瓶頸嚴重影響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以上便是高鐵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

2017年春運大數據分析:27億旅客大遷徙網絡購票超70%

  回家過年是每個外出務工人員的心愿,每年春節都是客運高峰期,2017年春運大數據出爐,數據匯總了40天全國旅客的出行情況,中國報告大廳小編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

  2017年春運來的更早一些,航空、鐵路、客運也都早早地就迎來了旅客出行高峰。

  為期40天的2017年春運結束了。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截至到昨天(20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約27億人次,真是名副其實的全國人口大遷徙。這其中,鐵路和公路是發送旅客的主力。

2017年春運大數據分析:27億旅客大遷徙網絡購票超70%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鐵路運輸行業市場研究報告大數據顯示,鐵路和公路是春運期間出行的主力,其中高鐵出行占了鐵路出行的六成。

  網絡購票已經成為最主要的購票方式。數據顯示,網際網路渠道購票超過總售票量的七成,其中手機App占到了網際網路售票的六成。

  如果說高鐵是連接回家路途的大動脈,大巴則更多地覆蓋了短途出行。阿里旅行發布的出行報告顯示:74%購買汽車票的乘客是公司職員和公務員,出行目的以旅遊和探親訪友為主。

  節前公路返鄉90%以上是跨省出行,主要以特大城市為中心向周邊擴散,節後回程熱點出行線路則是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聚集,七成旅客以省內出行為主。

  根據全國236個重點交通樞紐客流量的熱力監測顯示,春運期間,廣州、上海、北京的火車站和機場,以及鄭州火車站、廣西客運站和西安汽車站的客流強度分別排在火車站、汽車站和機場的前列。

  除了傳統交通方式,在網上預約順風車和租車回家,也成為很多人的新選擇,春運期間,有八百多萬人次拼車回家過春節,相當於增開了8000列高鐵。此外,廣州、三亞、北京是租車預訂率最高的三座城市,平均每單花費1297元。

  2017年春運大數據顯示,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仍然是2017年春節出行人口最高的,隨著我國高鐵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未來將會有更多旅客選擇乘坐高鐵回家。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高鐵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高鐵熱門推薦

高鐵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高鐵精選報告、高鐵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高鐵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高鐵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