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回暖,外部出口環境轉好下,我國工程機械行業9類主要產品全年累計銷售54.46萬台,其中平地機14.2萬台、挖掘機22.8萬台、壓路機8.5萬台、工業車輛8.96萬台,累計增長提高了227.9%,以下是工程起重機行業投資分析。
2018年,如果用兩個關鍵詞來概括中國工程機械這一年的發展,莫過於「溫暖」和「希望」。工程起重機行業分析指出,從年初開始,挖掘機便出現歷史性地增長,9、10、11連續三個月漲幅更是超過70%。其他產品也在溫和復甦。2018年,在基建復甦、PPP和礦山等領域托底加之更新需求增長下,有望延續2016年的良好勢態。
2018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9類主要產品全年累計銷售54.46萬台,同比增長10.2%。工程起重機行業投資分析指出,除裝載機、隨車起重機銷量同比下滑外,其餘7類主要工程機械產品均實現增長。其中,平地機、挖掘機、壓路機、工業車輛、推土機等5類主要產品呈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平地機、挖掘機銷量增幅達到20%左右。
從國內情況來看,因為技術壁壘,我國長期以來起重機以中小噸位為主,大噸位起重機一直到2018年才開始有少數廠家可以生產,這就造成了國內起重機市場的空白。隨著技術不斷成熟,未來幾年內,將會有更多的工程機械廠商進入到大噸位起重機的生產領域。
從出口方面來看,2018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狀態持續低迷,在行業整體出口下滑50%以上的情況下,市場對大噸位起重機的需求依然強烈。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我國對外出口的大噸位起重機,累計增長提高了227.9%,外需市場需求旺盛。
2019年,在房地產投資增速確定收窄的情況下,市場更應該重視基建投資對工程機械需求變化的影響。在宏觀經濟復甦的階段,基建和地產投資保持了良好的互補性。在地產名義投資增速4%,基建名義投資增速18%的中性假設下,預計2019年基建名義投資增加2.73 萬億,房地產名義投資增加0.54 萬億元,合計3.27萬億。從挖掘機銷售結構的變化來驗證這幾年到底是誰在拉動挖掘機銷售:小挖銷量占比已經從2012年的30%提升到2018年的60%以上。
我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製造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機械銷售市場。工程起重機行業投資分析指出,但ISO和IEC的865個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有一半以上被德、美、英、法、日5國瓜分。而ISO/IEC制訂發布的國際標準,95%由已開發國家主導制訂。
在直接推動中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的同時,中聯重科還緊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通過產品出口、投資設廠等方式將中國標準打入相關國際市場,讓國際市場接受中國的標準。
中聯重科目前已在全球80餘個國家有戰略布局,在英國、德國、義大利、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擁有工廠,並在白俄羅斯入駐中白工業園,成為首批入園企業。
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鼓舞下,國機重工企業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在國際市場上追趕超越步履矯健。「一帶一路」對中國起重機行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以上便是工程起重機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工程起重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程起重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