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閥門應用領域包括石油天然氣、電力、化工、食品、採掘、有色金屬、電子等行業,全球2019年行業市場規模增長有所回落,為640.31億美元,低端工業閥門企業占比較高,以下是工業閥門行業現狀分析。
全球工業閥門市場增長平緩,2019年全球工業閥門市場空間約為640億美元,2012-2019年CAGR為2.7%。其中,約有500億美元為更新需求,占比達78%。行業已經進入平緩增長階段,預計2020年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我國工業閥門市場增速快於全球,消費規模占全球市場20%以上,成為最大消費國。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120億美元,CAGR為5.2%,快於全球增速,市場規模全球占比達到19.5%,成為全球工業閥門最大消費國。工業閥門行業分析預計,2020年全球工業閥門市場規模約640億美元,我國占比將達到20%-21%,則2020年國內市場規模約128-135億美元。
鑽采、運輸和石化在內的石油天然氣領域占比最高,達到30.03%,其次是水處理和能源電力的需求,分別占我國工業閥門市場需求的14.07%和13.28%,前三大領域的市場需求合計占全部市場需求的57.38%。工業閥門行業現狀分析指出,能源電力、水處理和鋼鐵行業是最重要的三個閥門市場,其閥門的市場需求分別占國內工業閥門市場總需求的29.33%、14.98%和10.35%,合計為54.66%。
目前,我國工業閥門企業較國外巨頭體量仍然很小,市場格局較為分散。全球最大的閥門企業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例如美國艾默生(2019年閥門營收規模約267億元)、日本KTIZ公司(2019年閥門營收規模約70億元),這些龍頭企業往往覆蓋整個流體控制領域,因此營收體量較大。
1、產業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嚴重
工業閥門產業經過高速發展,工業產能過度擴張,市場環境惡化,雖然總需求逐年有所增長,但遠遠趕不上供給能力增長,比如球閥、閘閥、截止閥這種產品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工業閥門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制約行業發展的產品質量不高、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工業管理水平落後、知名品牌缺乏、發展方式粗放等矛盾,已經使行業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2、自主創新能力弱,產品質量不高
日本企業根據流體力學,在水龍頭內安裝了一個節流閥,用以控制水的流量,防止水濺到衣服上;但國內企業很難做到,這也是國外水龍頭可以賣到1萬元以上,國內只能賣到幾百元甚至幾十元的原因。閥門企業應該加強技術創新,從偏向數量、規模擴張轉向更注重追求質量、效益,促進中國閥門行業的良性發展。而受限於技術壁壘的其他中小型閥門企業,可以考慮地暖分集水器等閥門需求量大的新興細分領域,增強工程配套能力,提高閥門產品附加值。
我國工業閥門產業要想有長遠的發展,有必要調整和優化工業結構,既要持續充分發揮傳統閥門工業的優勢,又要大力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工業和新興工業,以推進閥門工業的晉級。只有這樣,才幹趕快縮短我國工業閥門業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距離,以上便是工業閥門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工業閥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閥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