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品專指工業化時代,通過機器成批量生產的。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下,我國工藝品行業發展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我國工藝品拍賣總額47.9億美元,以下是工藝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工藝品行業分析指出,我國工藝品市場由於近幾年企業收藏的介入,加上拍賣行著力發掘從未或多年未在拍場中出現的「精品」、「生貨」,使得我國純藝術市場得以突破困境,緩慢爬出底部行情。2019年我國工藝品拍賣總額47.9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38%,同比2018年份額增漲8%,位居全球第一(排名超越美國。美國在2019年實現的純藝術拍賣總額為35億美元)。
從行業趨勢來看,我國工藝品市場無序的情況下獲取我國工藝品定價權來左右我國的藝術價格,扭曲我國的藝術價值觀和審美標準。而西方經典的油畫藝術作品受國內大腕藏家追捧,以王健林、劉益謙、王中軍等為代表的頻頻出售購買西方傳統的油畫作品。劉益謙通過電話委託1.7億美元購買的《側臥的裸女》。工藝品行業發展趨勢指出,王健林1.27億人民幣購買莫奈的《睡蓮與玫瑰》。
從市場趨勢來看,我國工藝品的價格更加回歸理性,更多地關注工藝品的文化價值、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人們更加深惡痛絕一些虛假的社會炒作和媒體過度包裝導致了藝術品價格泡沫和虛高,讓一些偽藝術家戴上了「大師」的光環,坑害了多少老百姓和藝術品投資者,對我國工藝品市場帶來的嚴重後果。
從產品趨勢來看,我國工藝品市場依然處於深度調整狀態,世界有廣泛影響的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和保利的支撐力明顯下降。2019年我國工藝品拍賣市場總成交額為244億人民幣,處於明顯下跌調整狀態。在書畫拍賣方面,市場更多地關注中國主流傳統藝術作品、能夠反映時代精神氣質和內涵的優秀藝術作品、關注人文情懷和格調高雅、賦有民族特色的藝術作品。
目前,我國工藝品行業共有企業約5萬多家。其中私營企業約3.6萬家,約占總數的72%;集體、集體聯營和股份制合作企業約0.4萬家,約占總數的8%。我國民間工藝品行業集中程度較低,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企業市場競爭力較弱,隨著行業市場競爭不斷加劇,行業兼併重組趨勢日益明顯。
工藝品行業發展趨勢指出,我國工藝品行業集中程度較低,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企業市場競爭力較弱,隨著行業市場競爭不斷加劇,行業兼併重組趨勢日益明顯。我國工藝品產業的發展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十八大提出:「要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以文化體制改革為重點、以創造先進文化為核心內容、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的文化建設和改革,這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工藝品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總的來說,我國「80後」「90後」工藝品從業者占比已達六成,青年群體越來越表現出對傳統手工藝的職業認同。著名文化學者、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表示,新一代的年輕工匠熟悉網際網路,這對保護和傳承好傳統手工藝、擴展工藝品銷售市場都是發展利好,以上便是工藝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工藝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藝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