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夕陽產業,預計2018年我國管件工業尤其是特種五金管件的市場需求將呈快速上升趨勢。目前,我國共有6000家左右五金管道生產企業。以下是五金管件行業現狀分析。
五金是傳統的五金製品,也稱「小五金」。指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經人工加工可以製成刀、劍等藝術品或金屬器件。五金管件行業現狀分析,現代社會的五金更為廣泛,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築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產品大都不是最終消費品。
管件是管道系統中起連接、控制、變向、分流、密封、支撐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統稱。五金管件市場分析,鋼製管件均為承壓管件。根據加工工藝不同,分為四大類,即對焊類管件(分有焊縫和無焊縫兩種)、承插焊和螺紋管件、法蘭管件。
中國的傳統五金歷史悠久,在改革開放後得到更快更大的發展,除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外,還是我國主要出口產品之一,在輕工業出口產品中排第三位,並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現代五金行業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已在國際上占有重要地位。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已開發國家基本放棄了這一領域,給國內的五金行業提供了機會。再加上中國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我國五金行業在全球的地位逐年上升。同時,中國的建設規模也造就了其成為全球極具發展潛力的五金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建築五金生產企業過1萬家,占五金全行業企業數的25%。據海關統計的數據,2017年不鏽鋼網出口額為228.41億美元,占五金行業的39.7%五金全行業出口總額為575.11億美元,比2009年同比增加了32.2%。其中,釘、絲、網為64.12億美元,同比增加了36.3%;閥門類出口額為58.06億美元,同比增加了28.6%;水龍頭為40.17億美元,同比增加了32.2%;管道連接件為35.14億美元,同比增加了35%;門窗五金配件出口額為17.45億美元,同比增加了20.8%;鉸鏈產品出口額為7.61億美元,同比增加了38.9%。建築五金產品在不鏽鋼網出口中排在第一位,是五金行業的出口大戶,在五金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全國建築五金行業結構、企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建築裝飾行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築裝飾五金、建築不鏽鋼五金和安全防火五金等新興行業迅猛發展起來。通過改革開放、民營、股份制、合資、外資企業發展很快,全民、集體企業大量減少,民營企業已發展成為建築五金行業的主力軍,部門壟斷、地區封鎖的格局已被打破。結構的調整和機制的改變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一批國營、集體所有制企業通過改制增添了活力。
到目前為止,協會與地方政府共建有49個特色產業集群。五金管件行業現狀分析數據顯示,49個產業集群的年銷售額已超過3500億元人民幣,安置就業人員約200萬人,生產企業總數量4萬多家。近三年銷售額的平均增長速度在10%-15%。以上49個產業集群有39個在廣東和浙江兩省,占集群總數的79.6%,其中浙江省24個,占49%;廣東省15個,占30.6%;河北省3個;山東省4個;河南、江蘇、福建各1個。按產品類別劃分,綜合類9個;建築五金10個;不鏽鋼製品及廚房用具9個;日用五金8個;拉鏈4個;工具4個;淋浴房、鎖具各2個;燃氣具1個。
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副理事長、全國五金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柳潤峰說,為了提升標準的市場競爭力,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在制定團體標準的過程中堅持「高、新、快」的原則。「高」即反映行業最高水平,起到領頭羊作用,並不斷促進全行業技術和質量水平的提升;「新」即要運用目前最新技術,甚至是未來要領先於整個行業的高新技術來服務消費者;「快」即要用最快的速度加速標準的運用。「團體標準只有與產業發展需求相結合,滿足最高水平的技術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才能在最廣泛的範圍內服務消費者,引領行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企業只有不斷去創新,帶來新的核心技術,改良產品才有可能迅速的占領五金管件市場,並滿足消費者的要求。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五金管件在市政管網建設中應用空間越來越大,預計也將成為五金管件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上便是五金管件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管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管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