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古玩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古玩行業市場分析

2015年古玩行業市場分析

2015-11-16 14:21:1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古玩行業市場如何呢?據悉,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許多造假、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都被曝光並得到了妥善解決。不過,就在3·15前夕,一則「6萬元買古董,竟是 『微波爐適用』」的新聞,著實讓人哭笑不得。更多古玩行業信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5年古玩行業市場分析

2015年古玩行業市場分析

  古玩行業市場分析:江湖水有多深?

  王先生的遭遇並非個例,事實上,古玩藝術品市場一直是假貨的「重災區」。陶瓷、玉器、錢幣、青銅器、字畫、雜項……造假行為涉及藝術品收藏的各個門類;漢代玉凳、金縷玉衣……一樁樁撲朔迷離的懸案層出不窮,顛覆三觀。甚至有業內人士斷言:「古玩市場95%都只是工藝品!」

  古玩造假這事兒,自古就有,近年尤甚。造假者越來越精明,除了傳統的酸鹼溶液浸泡、染色、做銹、仿燒、臨摹等,還出現了3D列印、雷射鵰刻等高科技手段,有的高仿品甚至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水平;而買家群體卻剛好相反,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鑒寶節目的盛行,越來越多新人擁入藝術品市場,他們水平有限,易被忽悠,可謂「人傻錢多」,少不了「交學費」。

  記者就曾在各個古玩市場和地攤上「有幸」見到過元青花、雞缸杯、宣德爐、青銅神樹,還有大量的鄭板橋和齊白石作品,至於真假,你懂的。一些賣家為了增加「古玩」的可信性,還會講出各種曲折離奇的故事:「這件明代官窯瓷器,是慈禧的一位貼身太監當年從宮裡帶出來的,被我朋友的太爺爺在琉璃廠買下來珍藏,『文革』時候藏在老宅的牆壁里倖免於難。這幾天朋友遭遇變故急需用錢,才忍痛托我幫他轉讓。」除了這種經典的「宮廷故事」,還有蓋房子時挖出來的、鄉下收來的、上山採藥在洞裡發現的……業內人士指出,凡是這樣有故事的古玩,十有八九是假的,買家不要被迷惑。

  此外,還有合謀做局的情況。古玩賣家找來一些人假裝買家,出高價起鬨要買,營造「搶手」的假象;串通一些所謂「專家」,把贗品說成真品,把2萬的普品說成20萬元的精品……而看似正規的拍賣場上,也不乏做局、假拍的現象。

  古玩江湖水很深,即使是高手,也難免有走眼的時候,從未交過「學費」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奇怪的是,古玩市場每天上當受騙的案例數不勝數,卻極少聽說有人成功維權。

  藝術品「打眼」維權難

  擱平時,在店裡買個壞手機肯定要去退換,網上買到假貨更是要差評加退貨。而在古玩市場,大部分人被坑後卻自認倒霉,這是為啥呢?

  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會會長喬紅濤告訴記者,古玩界歷來有「不打假」、「不退貨」的行規。「大家都是憑眼力,買對了撿漏,買假了打眼。不管是買家買到了假貨,還是賣家低價賣出了好貨,一般都不能找對方討後帳,古往今來都是如此。」當然,也不是絕對不能退,「如果是比較熟的朋友,或者事先約定假了包退,也能退得掉;還有人寧願主動拿出10%到20%的『退貨金』來退貨。」

  至於維權問題,喬紅濤認為,要分情況來看。「如果賣家沒有說東西就是真的,是買家自己認為真,主動要買,那就算買錯也要自己認。」他舉例道,「20年前,有個朋友在古玩城看見一個器型獨特的瓷瓶,感覺像老的,非要追著人家200元買。其實那是當代燒的酒瓶,人家喝完酒留在那的。賣家本來不願意賣,後來拗不過,只好賣了。這種情況,賣家也沒有故意欺騙,是自己眼力的問題,只能自己認。」

  本文開頭提到的南京王先生的案例也是如此。店主和中間人都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跟王先生說過該器物是任何朝代的,也不知道底部的釉色下還有「微波爐適用」的字樣,是王先生自己要求購買的。王先生這件古玩官司,由於證據不足,法院未受理。

  另一種情況,則是賣家明知是假貨,還串通設局「埋地雷」,引人上當。「這種情況下,如果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起訴。」廣西就曾有這樣一樁案子:從花鳥市場買來的一堆工藝品,加上「廣西軍隊截留八國聯軍搶出的古董,藏在山洞裡」的傳奇故事,以及賣家、中間人、鑒寶專家等各色人物的串通設局,騙走一位買家600萬元。報案後,兩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檢察院審查起訴。

  「目前,古玩詐騙案的勝訴案例不算很多,主要是舉證困難。」喬紅濤說,藝術品的鑑定爭議較大,沒有一個絕對權威的機構或個人;賣家是否有主觀故意,也難以判定。「有時候,店主雖然賣的是仿品,但他自己不知道,認為是真的,並按真品價格賣出,這也不好說是詐騙。」

  如何打破維權難的潛規則?

  魚龍混雜、維權困難,讓許多人對古玩市場望而卻步,也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面對假貨,就沒招兒了嗎?

  一位法律界人士告訴記者,古玩交易雖有特殊性,但任何「行規」也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目前我國對古玩交易還沒有專門的法律規定,不過,《民法通則》、《合同法》中的某些原則和條款可以規範它。他建議,應完善相關立法,或由最高檢、最高法做出司法解釋。對於涉案物品的鑑定問題,則可找到專業的文物藝術品司法鑑定機構,取得具有司法效力的鑑定結果。

  除了法律層面,藝術品行業也要不斷進行自我淨化。目前行業內已出現了藝術品鑑證備案、拍賣行信用等級評分等有益的嘗試;一些拍賣公司為提升自己的誠信形象,承諾「假貨全額退款」;很多古玩網店,也提供「七天退換貨」服務。

  而就買家個人來說,最實際的建議還是提升眼力,儘量避免上當。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張保慶表示,「新手一定要鑽進去、多學習、多總結,平時看些書、跑博物館看看實物、找幾個圈內朋友切磋討教,有一定基礎後再下手買東西,從小件買起,慢慢積累經驗。如果準備買金額較大的東西,最好先請高手幫忙掌眼,儘量謹慎,多方求證後再購買」。

  喬紅濤則建議,「在古玩市場裡不能聽信故事,只能相信自己的眼力。千萬不要抱著撿漏的心理去買東西,『十次打眼九次貪』,心態很重要」。更多古玩行業市場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古玩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

更多古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古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