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0餘年迅猛發展之後,2015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不再高歌猛進,畫廊市場也隨之進入深度調整的一年。在河北,業內人士分析畫廊行業投資行為表示,藏家對書畫等藝術品的投資正呈現出回歸理性的趨勢。下面一起來關注一下2015年我國畫廊行業投資分析。
縱向來看,近20年來,國內的藝術品市場是以跨躍式的程度在向前發展的。據統計,當前的市場規模已接近4000億元,體量僅次於美國,是全球第二大藝術品市場。但橫向來看,與股票、房地產等其他投資品相比較,藝術品市場的盤子還是太小——中國A股每天的交易額均可達數百億元,而2014年國內商品房的銷售額高達76292億元。藝術品作為投資工具的短板在哪裡?
其一,藝術品投資的專業性高、投資周期長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個人認為藝術品的正常投資周期在5年以上,選擇升值率高的藝術品與選擇優質的藍籌股是一樣的,股市上真正的贏家是長線投資者。其二,大眾對藝術品投資和審美的認知存在「斷崖」現象。人的習慣是潛意識的,喜歡投資自己熟悉的行業。相對國外藝術品在家庭資產5%以上的配置比例,中國人的藝術品投資意識是非常弱的。其三,藝術品的流通渠道少也是阻礙。在藝術未大眾普及的中國當下,藝術是小眾的圈子文化,所以中國的二級市場遠遠大於一級市場。其四,物質條件與精神需求的推動也有影響。古有「盛世收藏」之說,當人在滿足基本的物質生存基礎上才會轉向藝術這種精神層面的消費與投資,以前喜歡拼車拼房,現在流行「拼牆」。
2015年藝術行業的縮水現象既受全球大經濟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受上半年股票牛市的影響。牛市對熱錢的吸附力是非常巨大的,這樣會導致藝術品投資的短期萎縮,但未來隨著投資環境的改變,藝術品投資的「井噴」會出現。更多畫廊行業投資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畫廊項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
藝術品投資行業與其他行業一樣,既有贏家,也有輸家,在經歷了中國藝術品市場「魚目混珠」的狀態後,畫廊需要有更精準的藝術品結構定位、藝術投資引導和完善的服務體系,畫廊要與自己的買家「同舟共濟」才能贏得更多的參與者。畫廊不能做「忽悠者」,而應做好藝術的普及者和投資顧問。
更多畫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畫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