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9年1-3季度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波動幅度不大,2019年10月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為16萬噸,同比下降9.1%。2019年1-10月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為186.1萬噸,同比增長0.6%。
隨著農藥創新難度加大、新成分引入率降到歷史低點,而全球農藥產業鏈的主要盈利環節集中在製劑及農資服務,在產業鏈中占到6成以上,利潤分配向「微笑曲線」右端傾斜。
近3年來,中國原藥受供給側改革的影響,中小產能退出明顯,供應緊平衡,整體原藥上漲,價格競爭現象在減少,致使中國規模原藥和中間體配套的企業「享受」政策的紅利期,但是中國農藥行業整體利潤規模在減小,價格趨向穩定,原藥價值感在增加。
化學農藥行業屬於精細化工產業,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農藥生產國。近幾年,受農藥使用零增長政策、環保核查、退城進園和長江沿岸治理等多重影響,我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自2017年開始逐步下滑,以目前產量走勢來看,今年極有可能連續三年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151.1萬噸,同比下降20%,前三季度每個月份產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第一季度下降最多,同比累計下降30%。
產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別為:江蘇省、四川省、浙江省、湖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河北省、內蒙古區、廣西區。作為我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最大的省份,江蘇省前三季度累計產量46.81萬噸,占全國產量的30.98%,但與去年前三季度產量相比下降25%。
2018年全球農藥市場的增長,主要源自兩方面的驅動力:(1)中國供給側改革,導致主要基礎原材料和中間體的價格上漲,從而帶動草甘膦等原藥價格上漲,原藥和相關中間體價格上漲的壓力主要來自中國企業環保投入、安全成本增加等;(2)全球農化巨頭進入主動補庫存周期,前期全球庫存較高的區域,包括巴西、西歐消化庫存進入尾端,市場需求逐漸正在釋放。
目前,全球正在開發的產品中,除草劑為14種,殺蟲劑是15種,殺菌劑為18種,除草劑在R&D投入中占比為29.2%,低於1980年以來除草劑投入占比的39.3%。
除草劑研發費用的減少,導致除草劑活性成分推出的數量在減少,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推廣和應用,如轉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等作物的推廣和商業化種植,所以除草劑部門對新的除草劑研發的吸引力降低,尤其是非選擇性除草劑。
近年來化學農藥產量數據受關注,我國是農業大國,化學農藥廣泛應用在農業中,中國報告大廳小編為您整理了2014-2017年2月中國化學農藥產量數據統計詳情。
從產量數據來看,考慮到國家農業部2015年提出《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方案》,高效低毒品種占比提升使得整體產量增長不多。2016年我國農藥原藥產品產量同比增速已恢復正增長。
2014年1-12月中國累計生產化學農藥3743991噸,比2013年同期上調了1.42%。
2014年1-12月除草劑總產量為1803487噸,與13年同期相比,小幅上調2.76%,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48.2%。殺蟲劑總產量為560689噸,比2013年同期下調了4.85%,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15.0%。殺菌劑總產量為229527噸,比2013年同期下調了1.15%,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6.1%。
2015年1~12月,我國累計生產化學農藥3741082噸,比2014年同期上漲了2.3%。
2015年1~12月,我國累計生產除草劑1773997噸,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調了1.5%;累計生產殺蟲劑513536噸,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調了4.3%;累計生產殺菌劑182126噸,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調了8.4%。
2016年1-12月中國累計生產化學農藥3778296.45噸,比2015年同期上調了0.74%。2016年1-12月中國累計生產除草劑1772981.6噸,比2015年同期相比上調了0.06%。2016年1-12月中國累計生產殺蟲劑506890.33噸,比2015年同期相比下調了2.15%。2016年1-12月中國累計生產殺菌劑198867.89噸,比2015年同期相比上調了9.19%。
2017年2月中國化學農藥總產量為277835噸,與16年同期相比下調4.26%。產量最高的省份有:江蘇8726噸,山東40903噸,河南28200噸。同2016年同期相比,江蘇上調了14.01%,山東下調了38.33%,河南下調了19.66%。
2017年2月中國除草劑總產量為129438噸,與16年同期相比上調了5.21%,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46.59%。2017年2月中國殺蟲劑總產量為46188.235噸,與16年同期相比上調了9.31%,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16.62%。2017年2月中國殺菌劑總產量為16275噸,與16年同期相比下調了6.98%,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5.86%。
除草劑產量最高的省份有:江蘇37932噸,山東26656噸,湖北16449噸。同2016年同期相比,江蘇上調了24.33%,山東下調了43.23%,湖北上調了100.16%。
殺蟲劑產量最高的省份有:江蘇17579噸,湖北9538噸,山東6887噸。同2016年同期相比,江蘇調了14.26%,湖北上調了268.58%,山東上調了14.17%。
殺菌劑產量最高的省份有:江蘇7882噸,安徽3154噸,浙江1919噸。同2016年同期相比,江蘇上調了6.6%,安徽下調了28.81%,浙江上調了6.4%。
2017年1-2月中國累計生產化學農藥566783噸。其中,除草劑264054噸,比2016年同期相比上調了16.20%。累計生產殺蟲劑94224噸,比2016年同期相比上調了20.2%。累計生產殺菌劑33201噸,比2016年同期相比上調了16.8%。
2017年1-2月化學農藥產量 | |||
- | 1-2月產量(噸) | 同比±% | 占比(%) |
化學農藥 | 566783 | - | 100 |
-除草劑 | 264054 | 16.2 | 46.59 |
-殺蟲劑 | 94224 | 20.2 | 16.62 |
-殺菌劑 | 33201 | 16.8 | 5.86 |
編輯整理:中國報告大廳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14-2017年2月中國化學農藥產量數據統計信息就介紹到這裡,相關化學農藥行業政策及走勢分析內容請諮詢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化學農藥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化學農藥是通過化學反應製成,可根據成分進一步分為無機農藥和有機農藥。我國農藥產能、產量處於世界前列,但產業集中度低、企業數量多,大部分規模小。下面進行化學農藥行業競爭分析。
農藥行業分析表示,農藥一般分為原藥和製劑,原藥是以石油化工等相關產品為主要原料,通過化學合成技術和工藝生產或生物工程製造而成,一般不能直接施用。原藥合成對生產技術、 生產工藝、 環保和安全生產的要求較高, 固定資產設備投資規模較大。
在原藥的基礎上, 加入適當的輔助劑(如溶劑、 乳化劑、 潤濕劑、 分散劑等),通過加工、生產製得具有一定形態、組成及規格的製劑產品,製劑直接應用到農業生產。製劑的產品質量和使用量與環境安全、食品安全、生態穩定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通過對化學農藥行業競爭分析,由於創製農藥開發成本高、難度大,國內農藥企業難以承擔巨額的新化合物創製費用,在產品研發上以次新化合物仿製為主,主要生產後專利時期的農藥品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較少。仿製類農藥企業的技術水平主要體現在原藥合成工藝水平與製劑創新能力兩方面。
對於化學農藥原藥生產,其核心技術為化合物合成技術,由於原材料、合成方法的差異,可研發設計不同的工藝路線進行生產,並直接影響產品質量、成本以及環境污染程度,最終影響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優秀的原藥企業通過對化合物合成技術的不斷優化和突破,提高工藝路線效率,從而形成在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
通過對化學農藥行業競爭分析,農藥製劑屬於高附加值產品, 一個農藥品種的成功, 離不開農藥製劑的創新。而製劑的技術創新關鍵在於新劑型開發和加工技術研究, 主要特點在於減少有機溶劑的使用量,提高產品防效,降低生產成本,達到對環境安全的目的,還可以提高作物產量。
目前,我國製劑生產技術較落後,生產連續化、自動化程度低,平均每種原藥只能加工七八種製劑, 而已開發國家的每個農藥品種可加工成十幾種甚至幾十種製劑。隨著行業整合加速以及環保壓力加大,我國農藥行業集中度將逐漸提高,這將有利於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促進技術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以上便是化學農藥行業競爭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