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在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這也是化學變化的核心基礎。
化學製藥作為醫藥行業最大的板塊,因為製作工藝、原材料和發展周期與中藥、生物製藥區分開來。化學製劑主要是指藥品的活性成分是化學合成藥物,和它相對應的包括中藥,生物製劑。化學製劑主要指的是西藥製劑,生物製劑主要是疫苗,動植物提取物的製劑等。
化學原料藥競爭慘烈
在A股上市公司中,化學製藥公司有85家,其中47家公司主要從事化學原料藥,而有81家公司主要做化學製劑。
化學原料藥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到了第三階段,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家,47家原料藥公司中不乏國際原料藥巨頭。然而工業化生產下的原料藥公司利潤被殘酷的市場競爭和下游成品市場價格戰一再壓縮。
品種相對單一的原料藥公司的業績便隨著原料藥市場的價格隨時波動,典型的如健康元、金達威、浙江醫藥等。
製劑行業千差萬別
將產業鏈從原料藥延伸到化學製劑是眾多醫藥公司轉型的方向。
製劑方面,理財周報統計的兩市81家化學製劑公司,按照藥物作用分類,覆蓋了22個製劑大類,其中包括調節免疫功能製劑、激素及調節內分泌功能類製劑、解熱鎮痛製劑、抗腫瘤製劑和抗生素製劑等。在同種用途下,更加容易比較不同公司的競爭力。例如抗生素領域,尤其是廣譜抗菌類藥品,已經幾乎達到了完全競爭的市場格局,國內產量過剩導致價格激戰。而高端的如抗腫瘤藥品方面,因為進入壁壘高、研發困難而呈現出寡頭壟斷格局。
從市場關注焦點來看,醫藥公司除了行業價值投資之外,事件性的衝擊對醫藥板塊的波動影響也不容小視。從2003年的非典,到2005年的禽流感,再到近期的日本地震和明膠事件,以及市場慣性炒作的抗癌藥物等,都是推動醫藥板塊資金動向的驅動型事件。這些顫動因子集體構成了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股價驅動
。有關更多化學試劑行業資訊信息請查看化學泵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更多化學製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學製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