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貨物運輸行業分析報告 >> 遠洋貨物運輸發展現狀

遠洋貨物運輸發展現狀

2017-12-27 09:40:5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6年中國海運貿易保持增長趨勢。受益於政府在基建板塊的積極投資和國內房地產市場回暖,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有所改善,從而推動了今年海運進口量重新回到快速增長的軌道。與此同時,海運出口量受國內政策支持表現穩定,已開發國家經濟逐步改善以及人民幣匯率貶值也為海運出口量增長提供了助力。相比2015年,中國海運貿易表現更為強勁,部分細分市場表現超出預期。下面是中國遠洋貨物運輸發展現狀:

中國海運貿易量

  遠洋貨物運輸發展現狀一、進口

  干散貨進口一掃去年的疲態,成為了2016年中國海運進口量增長的主要動力。

  鐵礦石進口:今年中國海運進口量增長的很大一部分是由進口鐵礦石所貢獻的。今年以來國內鋼材市場逐步回暖,而國產礦產量大幅下滑,國內鋼企對進口礦的需求大幅增加。與此同時,受「供給側改革」和環保的影響,以及其他原料成本上升,進一步刺激了國內鋼廠對進口鐵礦石(尤其是高品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

  煤炭進口:今年煤炭進口表現遠超預期。經歷2015年進口量大幅下滑(下降30%),2016年中國煤炭海運進口量強勢反彈。造成進口量顯著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供給側改革」和嚴格的限產規定以及環保壓力使得國內原煤產量不斷下滑。而與此同時國內煤炭需求逐漸改善,政策導致的供需「錯配」造成了一定的供應缺口,導致國內煤炭價格大幅反彈,進而刺激了進口煤炭的需求。

  糧食進口*:然而去年表現強勢的糧食海運進口量卻在2016年有所回落。自今年年初國內玉米臨儲政策取消後,巨量的玉米庫存湧入市場,國內玉米價格大幅回落。受此影響,中國玉米海運進口量銳減,大麥、高粱等玉米替代品的海運進口量也受到衝擊。相對而言,中國大豆海運進口量卻因為國內大豆產量的減少以及動物飼料和豆油壓榨需求的增長而穩步上升。

  *包含:小麥、玉米、高粱、大麥、其他粗糧以及大豆

  小宗散貨:此外,小宗散貨海運進口在2016年表現不佳。今年中國鋁土礦海運進口量有所回落,很大程度是由於來自馬來西亞的供應量因該國鋁土礦開採禁令而銳減。此外,中國鎳礦海運進口量也因為菲律賓礦業整頓導致供應減少,整體進口量表現低於預期。

  得益於中國對國內油氣市場的不斷鬆綁,液散進口量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原油進口:中國原油海運進口量在今年繼續穩步上升。由於全球油價長時間低位運行,國內油田受制於高成本而逐漸減產。而煉油方面,中國煉油產能持續增加,原油加工量依然保持較高增速。同期更多的地方煉廠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極大地促進了原油進口。2016年中國原油海運進口量保持較高水平,前10月進口量平均達到2,894萬噸,相比去年平均進口量大幅增加13.6%。

  液化氣進口:2016年中國液化氣進口的表現也十分搶眼。近幾年國內丙烷脫氫項目(PDH)產能明顯擴充,穩定的利潤使得國內化工企業對進口LPG需求持續上升。今年政府在天然氣消費以及價格上的引導政策促進了國內天然氣需求。同時國際油價長時間處於低位,LNG現貨及長約價格較低,國內企業積極採購,助推了中國LNG進口量在2016年大幅增長。

  遠洋貨物運輸發展現狀二、出口

  2016年中國干散貨出口整體表現不佳,而液散出口則接棒成為推動中國海運出口量增長的主要力量。

  鋼材出口:傳統生力軍鋼材出口在今年表現的有些「虎頭蛇尾」,海運出口量逐月下滑,全年進口量較2015年可能小幅下滑。出口量逐步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以來國內鋼鐵市場逐步回暖,鋼材價格持續上漲,使得貿易商更關注國內市場。而國際市場對中國鋼材採取頻繁的反傾銷調查也加劇了出口難度。

  成品油出口:今年中國成品油海運出口量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柴油出口量更是已經翻倍增長。這主要是由於中國政府為了緩解國內成品油市場嚴重的供給過剩矛盾,在2016年大幅提高了成品油出口配額,從而刺激了海運出口量。

更多貨物運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貨物運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貨物運輸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