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化妝品原料行業分析報告 >> 化妝品原料再陷違法添加漩渦 監管制度有待完善

化妝品原料再陷違法添加漩渦 監管制度有待完善

2015-08-14 17:21:2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近年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屢次下發通知,要求地方各級化妝品衛生監管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加強對轄區內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日常監管和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法使用化妝品禁用物質等行為。

化妝品原料

  據中消協披露,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已經是日本和美國之後的世界化妝品第三大市場,銷售額從1986年的3.5億元人民幣發展到2011年的1700億人民幣。同時,化妝品消費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

  據記者了解,在2006年化妝品安全問題頻發的背景下,2007年版《化妝品衛生規範》對禁用物質加大了管理範圍,禁用物質數量大幅增加790種。同時,規範還對幾種新的禁限用物質的檢測方法做了補充。

  不過,新規範的頒布似乎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檢測手段落後,新規範雖將禁限物質種類增加到1286種,但新規範頒布的主要意義,更多體現在使化妝品檢測和管理有法可依,在實際操作中卻難以落實。

  「事實上,即便沒有增加新的禁限物質,化妝品日常檢測項目也不可能按照規範一一對應。」有業內人士指出,化妝品衛生規範的更新,關鍵是要跟上生產技術的更新速度,國際通行的辦法都是每隔數年就更新一次規範。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秘書長陳少軍此前也曾表示,目前對化妝品質量問題難以做到事前監管,化妝品產品質量最終還要靠企業和行業自律來實現,行業協會只能起到事後應急的作用。相關化妝品原料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化妝品原料行業市場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有專家指出,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是很低端的,管理方式就是發衛生許可證,如果能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管,整個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環節都會不一樣。應通過事後的制裁和事後救濟制度的設計,增加規則的權威性和威懾性,從而使經營者不敢從事損害消費者安全權的行為。同時,要構建和完善信息的強制和自願披露制度。

更多化妝品原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妝品原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