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IP行業政策分析,近兩年,隨著IP熱席捲文化產業,網際網路巨頭們也把目光瞄準了原創國產漫畫。現對2016年我國IP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作為動漫行業的內容源頭,幾十年來一直不溫不火的國產漫畫儼然成了「風口上的豬」,有越飛越高的趨勢。12月2日,當代跨界藝術家、著名漫畫家權迎升,火谷網絡CEO馬金輝做客《文化名人訪》,他們講述了國漫IP《中國驚奇先生》授權手遊的來龍去脈,並表示,在資本的湧入和政策的扶持雙重利好下,讓原創漫畫人迎來好時代,國產動漫IP正在崛起。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動漫用戶井噴,以6000萬動漫粉絲為核心的二次元人群達2.2億。對於二次元,有人追捧有人炮轟,但無可爭議的是,在這嬉笑怒罵間,二次元浪潮已經來襲。所謂的二次元是一個很難解釋的東西,因為它不像音樂或者電影那樣,有一個具體的形式。那麼什麼是二次元?
權迎升在訪談現場表示,二次元原意是指二維的意思。「因為動畫、漫畫初期都是用二維的形式來表現,繪製出來的。」他說,現在是把ACG(即動畫、漫畫、遊戲)這幾個產業裡面形成的故事內容的世界觀,統稱為二次元的世界。
權迎升表示,如果細心發現,能看到現在中國人的生活當中已經越來越多的人是屬於二次元消費的人群。他打比方說很多二次元人群會消費購物動漫衍生品,比如喜歡機器貓或者蠟筆小新,那麼也會購買帶有動漫形象的衍生品。比如動漫主題的餐廳,這些都是屬於二次元人群消費的場所。
馬金輝表示,二次元是指特有空間裡面生存的那麼一部分人,不是指物質層面和身體層面的生存,而是指精神層面的生存。他說,在日本,ACG產業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在這個產業聚集了相當多的粉絲,他們形成了固有的思維,生活習慣,甚至他們日常的生活當中都會受到粉絲群裡面這種文化的影響,所以稱之為二次元文化,其實就是一個粉絲群的共生圈。
2015年關於動漫產業的大動作,好消息頻頻出現。從2015年年初的《十萬個冷笑話》大電影,到暑期檔的《大聖歸來》、《捉妖記》讓見證了國內二次元用戶對於國漫的支持。再是各大視頻網站的持續發力,如騰訊宣布啟動「青春國漫劇場」戰略,2016年始要推出包括《斗破蒼穹》、《全職高手》等多部頂級IP在內的16部國漫大作;優酷土豆簽約國漫作品《虎X鶴妖師錄》、《秦時明月》,並相繼投資出品《神秘世界歷險記II》、《秦時明月龍騰萬里》等電影;網易雲閱讀簽約合作《四大名著》、《濟公》、《逍遙奇俠》等國漫;搜狐收購《拜見女皇陛下》等。另外,騰訊動漫也相繼授權《屍兄》、《中國驚奇先生》等IP改編遊戲,還宣布將採用「動漫平台+遊戲宣傳」的計劃,推動國漫崛起。
其中《中國的驚奇先生》就是權迎升的原創漫畫,這一IP除了改編動漫外,更剛剛授權給火谷網絡公司,即將改編成手遊。
IP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對於選擇國漫IP改編手遊,馬金輝表示,在遊戲行業裡面,由漫畫改編遊戲是很久以來的一個傳統,在國外已經是非常成熟。他介紹,目前在國內遊戲產業的 IP來源主要是兩方面,一種是動漫產品,另外一方面就是網絡小說。「一部熱門小說改編遊戲,小說讀者轉化成同名遊戲的用戶大約是50%,那麼動漫產品有可能就會高達90%,這就是我們選擇漫畫的原因。」
馬金輝進一步解釋說,選擇動漫產品來進行改編遊戲,就是因為ACG(動畫、漫畫、遊戲)產業三者是相互關聯的。「背後的意義就是他們之間擁有共生的用戶群,產品之間的用戶轉化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對於遊戲公司來講,我們優選的是動漫,有影響力的動漫產品來改編遊戲。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長久以來,日本漫畫、歐美漫畫對中國動漫市場影響巨大,長時間的用戶習慣加上動漫品質上面的差異,使得目前國內受眾用戶對國漫的接受度還不夠高。為何國漫IP會走紅?其背後有何原因?
「其實我們並沒有刻意地去選擇是國漫、美漫還是日漫。」11月20日,火谷網絡正式簽約《中國驚奇先生》漫畫IP,將對其改編手遊。馬金輝談到這次對國漫IP的合作,對《文化名人訪》表示,選擇國漫主要是出於幾個原因:
一是情懷。「作為中國人,我們肯定是希望能夠把中國人自己的動漫產品轉化成中國人的遊戲來產生最好的市場效果。如果能夠獲得業界,乃至整個社會的廣泛認同,就是一種所謂國人的成就感。」
二是客觀現實。改編國外的漫畫產品其實對於國內遊戲公司來講,會存在兩方面的限制:
首先,知名IP已經被搶走。「國外的知名IP資源並不多,比如說那些著名的日漫還有美漫產品,可能會被一些競爭力更強的公司優先獲得。而且一些過去的知名產品的IP已經被搶走了。」馬金輝說;
其次,國家對於外國動漫產品的引進在政策上會有一些限制。「因為國外的動漫市場在發展過程中,會想一些新的內容來吸引用戶的眼球,在這個過程當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跟我們國家文化政策相背離的東西。所以說在引進的時候,會有政策上的限制。」
基於以上這幾個原因,馬金輝表示作為遊戲公司還是更傾向於跟既受政策支持,又能弘揚中國文化的國漫IP合作,希望在文化輸出的這一大趨勢上作出貢獻。
「首先從大概2008、2009年文化部就一直在把動漫做一個非常重要的未來產業在投入、扶持,每年都有相關的扶持的資金和政策。」權迎升介紹,「此外,在市場上很多網際網路巨頭像騰訊、網易、愛奇藝這些大公司,他們也都在投入做這件事情,投入力度也很大,比如騰訊明年要拿出大概三個億的漫畫基金,就是來做漫畫的開發。」
「從2013年開始,陸續有一些國漫產品引爆了市場,大家看到了前景。」權迎升表示,目前無論從政策上還有市場的反應上,大家都已經感受到漫畫產業的熱度,甚至有大量資本市場的人力和資金介入,開始在這個行業燒錢。「因為大家都能感覺到動漫產業是一個非常缺人,缺平台的狀態。」權迎升解釋道。
現場,權迎升還透露,在2016年或2017年,國家準備把動漫作為支柱性產業,就意味著動漫要跟汽車或者跟科技達到同等的地位。因此,作為中國動漫人,他更加確信國家的一些導向性的戰略跟市場是吻合的。
最後,權迎升希望在這種資金的支持下或者大量競爭的狀態下,能夠產生更多的明星動漫IP。
更多IP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IP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