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甲醇作為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在現代工業體系中占據著關鍵地位,其下游產品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近年來,甲醇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經歷了一系列變革,市場格局不斷演變。在國內,隨著經濟發展、政策導向以及技術進步,甲醇行業呈現出獨特的發展態勢。2025 年,甲醇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產能預計增長 15%,但同時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行業發展面臨諸多機遇與挑戰。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甲醇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甲醇用途廣泛,是生產烯烴、甲醛、醋酸等眾多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在全球化工產業中,甲醇的地位舉足輕重。近年來,全球甲醇行業發展態勢複雜,各地區產能、產量、消費量都發生著變化。國內甲醇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能耗、環保等方面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入了解甲醇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意義重大。
(一)產能分布與增長態勢
2022 年,國外甲醇產能超過 6700 萬 t/a 。從地區分布來看,北美和中東是產能增長的主要區域。2012 - 2022 年間,國外甲醇產能從 4605 萬 t/a 增長至 6788 萬 t/a,年均增速達到 4.0% 。其中,北美地區增速最為顯著,2012 年產能僅 189 萬 t/a,2022 年已迅速擴張至 1077 萬 t/a,年均增速達 19.0% ,成功躋身千萬噸 / 年級別產能地區。中東地區產能一直處於千萬噸 / 年級別,中南美地區產能也常年保持在較高水平。而中東歐和非洲地區產能在這期間保持不變,東南亞和西歐地區雖有增長,但增速有限。
(二)產量變化與區域差異
2022 年,國外甲醇產量為 4859 萬 t 。產量增長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中東地區。中南美地區產量長期接近千萬噸,北美地區近幾年產量快速增長至接近千萬噸。從增速上看,2012 - 2022 年間,國外甲醇產量年均增速約為 3.3%,略低於產能增速。其中,中東歐地區產量極小,西歐和南亞地區產量在波動中呈降低趨勢,非洲地區產量基本穩定,中南美、東南亞以及東歐和中亞地區產量有小幅增長,但增量和增速有限,北美地區產量增速最快,年均增速達到 18.8% 。
(三)消費規模與結構特徵
2022 年,國外甲醇消費量達到 3690 萬 t 。2012 - 2022 年間,年均增速為 2.1% 。非洲、南亞、東南亞、東北亞(除中國外)地區甲醇消費量增速較快。從消費結構來看,甲醛是國外甲醇最主要的下游消費領域,其次為甲基叔丁基醚、生物柴油、醋酸等。各地區甲醇下游消費情況差異較大,反映出不同地區的產業結構和市場需求特點。
(一)供需格局與市場動態
截至 2022 年底,國內甲醇產能達到 10041 萬 t/a,產量為 8022.5 萬 t ,進口量 1219.3 萬 t ,出口量 17.3 萬 t 。2012 - 2022 年,國內甲醇表觀消費量持續攀升,2022 年達到 9224.5 萬 t,自給率為 87.0% 。進口量總體穩步增加,主要原因是國內需求增長以及進口甲醇具有價格優勢;出口量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
(二)消費結構與主要領域
國內甲醇的下游應用廣泛,主要包括甲醛、二甲醚、醋酸、甲醇燃料、甲醇制烯烴、甲基叔丁基醚等領域。其中,甲醇制烯烴是最大的消費領域,占甲醇總消費量的 49.3% 。新建大型甲醇制烯烴裝置多配套建設煤制甲醇裝置,這一產業格局對國內甲醇市場的供需和價格有著重要影響。
(三)重點企業與產能格局
截至 2022 年底,國內甲醇生產企業達 228 家。寧夏寶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 672 萬 t/a 的產能位居榜首,陝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產能均為 360 萬 t/a 。國家能源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內蒙古久泰能源有限公司的甲醇產能也在 300 萬 t/a 及以上。這些大型企業在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對市場的影響力較大。
(四)原料結構與工藝特點
我國甲醇生產以煤為主要原料,這是由我國 「富煤、貧油、少氣」 的能源結構決定的。2022 年,以煤為原料的甲醇產能占總產能的 79.2%,產量占總產量的 84.7% 。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甲醇產能占 8.3%,產量占 6.3% ,受產業政策限制,新建氣頭甲醇項目較少。以焦爐氣為原料的甲醇產能占 12.5%,產量占 9.0% 。在工藝結構方面,聯醇產能逐年減少,2022 年底僅占總產能的 4.7%,單醇工藝產能則占 95.3%,且單醇工藝的甲醇產量占總產量的 97.6% 。
(五)規模與區域發展特徵
2022 年,我國甲醇產能 100 萬 t/a 及以上的企業數量雖僅占全部甲醇企業數量的 11.8%,但其總產能卻占總產能的 46.7%,總產量占總產量的 55.7% ,產能利用率達 95.4% ,顯示出行業集約化發展的趨勢。從區域分布來看,西北地區憑藉豐富的煤炭資源,成為我國甲醇產能最為集中的地區,2022 年其產能占總產能的 56.6%,產量占總產 量的 64.0% ,產能利用率為 90.4% 。華東地區產能和產量也較大,分別占總產能的 16.1% 和總產量的 14.0% ,但除西北和華南外,其他地區產能利用率均不超過 70% 。
(一)總體供需對比
2022 年,中國甲醇產能占全球比例的 59.7%,產量占全球比例的 62.3%,消費量占全球比例的 71.4% 。可以看出,我國在全球甲醇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是甲醇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但同時,我國也面臨著產能過剩的潛在風險,市場競爭壓力較大。
(二)國內相關政策解讀
國內甲醇相關政策主要涉及行業准入和煤炭消費等方面。天然氣利用政策禁止新建或擴建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甲醇及下游產品的裝置,限制天然氣制甲醇(二氧化碳含量 20% 以上的天然氣除外)。在 「雙碳」 政策背景下,國家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對新建煤化工項目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如嚴控新增煉油和傳統煤化工產能,推動石化化工原料輕質化等。這些政策對國內甲醇行業的發展方向和產業結構調整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產能增長與結構調整
受 「雙碳」 政策、環保政策以及煤化工項目高投資等因素影響,預計未來 5 年我國甲醇產能年平均增長率在 3% 左右,到 2025 年產能預計增長 15% 。甲醇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指出,隨著產業整合和技術疊代升級,百萬噸以上的甲醇裝置將成為主流,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二)市場需求與競爭態勢
預測 2025 年我國甲醇消費量為 11000 萬 t ,需求增長主要由甲醇制烯烴產業拉動。然而,全球烯烴產能過剩以及我國大煉化產能逐步釋放,將使甲醇制烯烴對甲醇需求的拉動明顯放緩。同時,甲醇制烯烴還將面臨石油路線烯烴和輕烴路線的雙重壓力,國內甲醇行業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甲醇行業在國內外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國外甲醇市場中,北美和中東地區在產能和產量增長方面表現突出,消費結構也各具特色。國內甲醇市場規模龐大,在供需、消費結構、企業格局、原料和工藝結構以及區域發展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徵。通過國內外對比可知,我國在全球甲醇市場占據重要地位,但也面臨政策約束和市場競爭等挑戰。展望 2025 年,甲醇行業產能預計增長 15%,但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行業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加大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力度,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生產效率,以應對未來市場的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甲醇是生產甲醛的主要原料,廣泛用於製造塑料、纖維和其他化學品。甲醇也是重要的工業化學品,以下是2024年甲醇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24-2029年中國甲醇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甲醇產量保持增長趨勢。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甲醇產量為8403萬噸,比2022年增加3.76%,預測2024年產量將達8677萬噸。
從需求規模來看,我國甲醇行業經過了高速發展,一方面下游應用產品的自給程度不斷提升,帶來了原料需求的快速增長,同時MTP/BDO項目的不斷興建亦拓展了大量的甲醇市場需求,我國甲醇市場快速擴充,需求持續增長。2023年甲醇表觀消費量為9671萬噸,同比增加4%,增長主要來自醋酸、MTBE和BDO。
從下游應用來看,甲醇下游需求分為新興需求和傳統需求,新興需求指近年來開始發展的烯烴、燃料、制氫和汽油四大類,傳統需求包含甲醛和冰醋酸等傳統化工品。2023年甲醇需求結構中,烯烴占比高達53%,燃料提升至18%,甲醛、MTBE、冰醋酸和二甲醚合計占比20%。BDO占比首次超過2%。
從新增產能來看,2024年國內預計投放甲醇新增產能970萬噸,包括內蒙古寶豐660萬噸、內蒙古君正55萬噸、河南晉開化工30萬噸和寧夏冠能40萬噸等。2024年,雖然甲醇新增產能仍然較多,但未來幾年上游存量高成本甲醇裝置或進入產能清退期,且在嚴格落實「雙碳」政策指引下,國內煤化工新增產能釋放比較困難。
目前,全球甲醇市場新增產能大多集中於我國。數據顯示, 2023年國內甲醇產能達到11115萬噸,新增產能為622.5萬噸,供應增速達到6%。預測2024年,甲醇新增投放產能將為785萬噸,整體產能將達11900萬噸。
甲醇作為化工原料,廣泛用於生產甲醛、醋酸和甲醇醚等產品,需求持續增長。甲醇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指出,尤其是在新能源和環保材料領域,甲醇作為燃料的應用也在擴展。
新技術的應用,如高效甲醇合成和催化劑改進,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產量。
甲醇的清潔燃料特性促進了其在交通運輸和能源領域的應用,尤其是在推動低碳經濟和減少排放的背景下。
許多國家和地區鼓勵發展甲醇相關技術和應用,以實現環保目標和能源安全。
綜合來看,甲醇行業在產能增長放緩、產量波動增長、需求持續增長和技術革新與綠色化發展的背景下,正逐步向國際化、技術創新和綠色化方向發展。未來,隨著國內外市場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甲醇行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截至到2025年5月10日18時30分,江蘇省共有1家報價機構提供了甲醇的價格數據,最新走勢監測顯示:
江蘇省南京市,今日甲醇(河南,優等品;)市場價為2800.00元/噸。
2025年5月10日18時30分江蘇省各機構甲醇價格行情統計表:
交貨地 | 價格 | 產品名稱 | 備註 | 產地/品牌 | 時間 |
---|---|---|---|---|---|
江蘇省南京市 | 2800.00元/噸 | 甲醇 | 優等品; | 河南 | 2025-05-10 |
數據來源: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
該價格監測數據為消費者及相關行業了解市場價格動態提供了有力的參考。
市場價格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如需了解更加全面的市場信息,建議及時關注相關行業資訊、數據報告等渠道。我們也將及時更新最新的市場數據,為您提供及時準確的行業分析和預測。
以上數據來源於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精製甲醇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甲醇價格不斷上行,期貨主力合約從年初的1700元/噸最高上漲至2600元/噸,漲幅達50%。2016年美國新增甲醇產能影響力漸顯,2016年美國甲醇市場格局生變,前十月出口量突破100萬噸。
2015-2016年為美國甲醇市場變革的兩年,其中2015年甲醇產能大幅增加1倍以上,2016年甲醇貿易格局轉變,由傳統的進口國向出口國過渡,1-10月份累計出口量突破100萬噸。而2016年美國甲醇市場進出口如何呢?我們今天簡單分析一下:
2016年1—10月從美國和特多進口甲醇總量分別為24.2萬噸和54.4萬噸。
2015年因Methanex將智利兩套各100萬噸裝置搬至美國,並分別於一季度、四季度開啟,塞拉尼斯和三井合資年產130萬噸裝置投產等因素影響,美國甲醇產能增加255萬噸,至2015年年底美國甲醇總產能增加至590萬噸,且多集中於路易斯安娜州及德克薩斯州。
2016年美國甲醇市場在供應增加、需求弱穩的大背景下,區內進口量減少明顯,其中1-10月份美國地區總進口量為224萬噸,同比減少90萬噸,降幅28.5%,年內整體進口多集中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委內瑞拉、赤道幾內亞、加拿大等傳統進口國。而在進口量減少的同時,年內美國對外出口量有所增加,其中1-10月份突破100萬噸,達到100.35萬噸,其中有約24.2萬噸出口至中國市場,占總出口量的24%,其餘部分貨物出口至韓國、歐洲等地。
而縱觀美國甲醇進出口數據及市場變化,可看出美國甲醇市場目前整體處於供需平衡態勢,雖有部分南美洲貨物仍以長約形式到港,然因中國市場較為強勁的需求影響,部分美國貨物亦銷往亞洲市場。同時,就2017-2020年而言,美國地區將圍繞墨西哥灣附近仍有大量裝置投產,預計在1000萬噸以上,故後期美國地區甲醇或將多以出口至中國市場為主,後續美國貨將在中國進口來源國中占比提升明顯。
近期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甲醇本土開工出現下滑,整體在62.54%,較11月10日走低近兩個百分點,其中華中、華北開工均出現不同程度降低。具體來看:
河北地區:
11月15日,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啟動區域橙色(Ⅱ級)應急響應的通知》,要求石家莊、保定、衡水、邢台、邯鄲和定州、辛集於11月16日0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Ⅱ級)應急響應。此亦為河北省入冬以來發布的首個區域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
受此影響,自上周初河北部分甲醇生產負荷被迫調低,涉及企業有:河北正元、定州天鷺等,另定州天鷺一套年產15萬噸裝置停車中,悉暫未恢復。
山西地區:
據悉,自上周四起,為應對重污染天氣影響,山西省市政府亦啟動限產限排的緊急通知,且明文規定部分焦企廠家主動做好相應工作。當然,對於以焦爐尾氣為主要生產原料的山西甲醇而言,後續部分企業產出量或受到一定牽制,需密切關注。此外,悉本周巡視組將對省內部分地區展開環保巡視大檢查。
河南地區:
截止21日,河南本地甲醇企業主流出貨集中在2300-2350元/噸,較11月11日走高50元/噸;且雖上周西北、山西市場交投重心有所下探,然供應面縮量支撐下,河南市場所體現的堅挺較為明顯。
據2016-2021年中國甲醇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了解,受環保監察力度持續增強,今年河南一帶部分甲醇裝置降負、停產出現尤為頻繁。譬如:河南中新化工年產35萬噸甲醇裝置10月中下停車至今,具體重啟時間暫不明朗;另河南鶴煤年產60萬噸裝置自上周四停車,預計為期10天。
美豆油感恩節前大放異彩國內棕櫚油行情緊隨沖高
近期我國主要片區甲醇開工情況變化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周受冷空氣影響,北方多地將迎來雨雪天氣。特殊天氣勢必會導致甲醇運輸費用上漲,進而「激化」產區與消費區貨物供需矛盾問題;加之環保導致的內地局部供應縮量,初步預計短期國內甲醇東西部區域走勢仍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