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甲醇汽車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我國甲醇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4年我國甲醇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4-09-02 16:21:5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甲醇,因其含氧量高,能充分燃燒,使汽車缸內燃燒更加完全,並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被稱為汽車最理想的替代燃料。中國為什麼要發展甲醇汽車?李書福認為,我國是一個缺油少氣的國家,甲醇主要來源於劣質的煤炭提煉,可以變廢為寶。而且甲醇的使用成本比汽油低30%左右。我國的甲醇汽車技術已經起步,並在山西省啟動了試點運營,各項技術性能均有國家標準。

  把甲醇摻入汽油中,就製成了甲醇汽油,與普通汽油相比,同一標號的甲醇汽油每升價格要低0.5元左右。依此計算,一輛平均年用油量2000升的私家車,如果改用甲醇汽油,每年能節省油費1000元。下面看下我國甲醇汽車行業發展趨勢:

  甲醇汽車行業發展潛力大

  世界上已有70多個國家,不同程度應用甲醇汽車,有的已達到較大規模的推廣, 甲醇汽車的地位日益提升。甲醇的資源豐富,可以再生,屬於生物質的能源。合成甲醇可以固體(如煤、焦炭)液體(如原油、重油、輕油)木材乾餾或氣體(如天然氣及其他可燃性氣體提取。在汽車上使用甲醇,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使汽車缸內燃燒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氣的害物的排放。

  通過甲醇汽車行業投資分析及趨勢預測報告了解到,我國開展甲醇汽車研發和應用始於20世紀80年代,不少省、市及企業積極參與,取得了大量的技術成果和寶貴經驗,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十一五」以來,甲醇作為車用替代燃料逐步發展,《車用甲醇汽油(M85)》和《車用燃料甲醇》兩項國家標準頒布實施,甲醇汽車開發、試驗等活動取得積極成果,特別是在柴油機上實現了技術突破,為甲醇燃料代替柴油提供了可能。

  但多年來由於社會上對甲醇汽車的甲醛排放、安全性等問題存有爭議,總體上進展不大。 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到,針對我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及日趨緊張的石油供給形勢和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工業和信息化部從2009年起啟動了甲醇汽車相關研究工作,重點開展了高比例甲醇燃料替代汽油、柴油研究,組織專題研究組對甲醇汽車所涉及的能源、環保、安全、技術、經濟等問題進行了綜合研究,委託有關機構進行了甲醇燃料與汽油、柴油、乙醇汽油的排放檢測對比實驗,開展了甲醇汽車安全性評價,提出了甲醇汽車產品技術要求。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漸普及,甲醇汽油的使用步伐將加快,甲醇汽車相關行業發展潛力大。

  甲醇汽車發展存三大軟肋

  通過對我國甲醇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了解到,甲醇汽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然而自1983年開始推行的30多年來卻時有停頓,發展不盡如人意。目前,甲醇汽車行業面臨著缺少政策支持,行業規範不統一,社會對甲醇汽車存有誤解等問題。

  缺少政策支持是甲醇汽車發展的最大軟肋。山西省新能源汽車領導組辦公室副主任石磊說:「與電動車等新能源汽車不同,甲醇汽車的發展一直以地方推進為主,缺少國家的有力支持。這已經阻礙了甲醇汽車的進一步發展。」據介紹,目前發改委公布的《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名錄上的甲醇汽車只有7種,消費者可選擇的餘地很小。

  甲醇汽車行業的規範有待進一步統一。目前全國有兩省一市在進行甲醇汽車試點,其他多個省份也開始了各自的推進工作。「但是,我國在甲醇汽車改裝、作業安全規範標準方面仍是空白。」尹維齊說,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私人改裝小作坊興起,甚至淘寶網上公開叫賣甲醇改裝設備。不合格的改裝影響了甲醇汽車的質量,影響了其在市場上的認可度。

  此外,不少消費者甚至專家對甲醇汽車存有誤解。甲醇的毒性、腐蝕性是反對甲醇汽車的常見理由。事實是,甲醇和汽油一樣,同屬於中等毒性物質。實踐證明,只要嚴格按操作規程辦,使用甲醇燃料是安全的。生產甲醇的山西華頓公司近10年來定期為一線崗位員工進行體檢,未發現因接觸甲醇燃料而有損於人體健康的。針對甲醇的腐蝕性問題,已經通過更換油路系統材料、添加抑制腐蝕劑等方法得到解決。

更多甲醇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甲醇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