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健身俱樂部門店數量約49860家,已遠超美國(39570家),健身會員數約為6812萬,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健身市場。下面進行健身房行業市場分析。
《2019-2024年中國健身房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示,隨著消費升級,居民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將持續升溫,體育人口不斷擴張;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中國城鄉居民更加重視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對體育運動的參與度也在提高。
健身房市場值得觀察的意義在於,某種程度上,中國絕大部分傳統經濟都在深陷「健身房效應」。巨大藍海需求之下,競爭卻陷入紅海。一方面是傳統舊產能備受詬病瀕臨淘汰卻墨守成規,另一方面是新業態推陳出新。在總體的健身大市場上,健身沒有寒冬,落後產能才有寒冬。
據統計,杭州、廣州、天津等地的健身俱樂部數量在近年來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同時,上海、北京、武漢等地小型健身工作室的占比較高。而在其他地區,健身行業發展遠未成熟,仍存較大市場空間。
健身需求尚需普及和提升,健身俱樂部傳統預售模式還有較大市場開發空間。即使考慮到人口差異,大多城市健身房數量仍然處於較低水平,且難以吸引經驗豐富的教練人才,因此健身工作室作為高端需求的代表,數量占比也較低。
由於近兩年行業突飛猛進發展,出現大量健身房,而之前一些健身房做法也讓不少客戶對該行業有了偏見,這使得如今該領域非常難做;另一方面則是來自自身,客戶認可壓力也大。
健身俱樂部數量是健身行業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我國健身俱樂部數量自出現以來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從2010年3245家增至2017年的5000餘家。雖然在2011-2013年間,由於健身市場競爭加劇導致行業出現關門潮,健身俱樂部數量增長速度放緩甚至為負。
但是,隨著近年來健身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專業化指導需求加劇,新一輪的健身風潮帶動行業出現復甦跡象,健身俱樂部數量也隨之迅速增長。未來3-5年,中國健身人口滲透率依舊不會很高,再加之眼下資本寒冬,目前業內普遍認為轉型陣痛將持續。以上便是健身房行業市場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健身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健身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