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7年我國健身器材行業年銷售額達到了380億元。國內的健身器材消費市場規模仍然較小。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家庭平均每百戶中僅有4套健身器材。下面進行健身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健身器械行業分析表示,家用健身器材與商用健身器材需求增長相當,商用健身器材對功能性要求更高,符合俱樂部健身特點,更專業、耐用,而家用健身器材則體型較小,便於家庭使用。未來消費群體會根據自身需求與經濟能力決定是在家健身,或是在俱樂部場所接受更加專業的指導訓練。
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家庭平均每百戶中僅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尚不足5%。我國健身器材年銷售收入不斷增長,2014年收入規模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健身器材收入2011年的265.8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387.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6.5%。
通過對健身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分析,2017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場達到108億美元左右,中國製造占比約為53%。我國雖然是健身器材的製造大國,然而,國內大部分體育器材廠家仍主要通過為國際知名品牌貼牌加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附加值較低。
隨著消費水平及消費意識的不斷提升,國內消費者在追求健身器材產品功能性、安全性的同時,也將更加強調產品的智能化、網絡化以及自身個性化需求。未來企業將包含健康管理、指導科學健身的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融合進健身器材產品,進一步實現健身的互動娛樂性、智能科學性、自我管理性、功能多樣性的升級。
通過對健身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分析,我國健身器材資產總額不斷增長,2012年我國健身器材資產總額為159.45億元。受健身市場競爭加劇影響,2013年健身器材企業資產規模增長放緩,到2014年增速回升,達到了15.07%。並且此後兩年延續了穩定增長態勢。截止到2016年我國健身器材資產總額增長至256.52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2.62%,增長十分迅速。
2017年我國健身器材行業銷售收入約為388億元,2011-2017年我國健身器材行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5%。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健身器材行業迎來了市場化發展的歷史機遇。預計到2018年我國健身器材行業銷售收入將突破400億元,並且預測到了2022年我國健身器材行業銷售收入將進一步超過500億元。以上便是健身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健身器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健身器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