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建築垃圾產量已經達到了23.79億噸,較2001年的2.97億噸增長了將近7倍之多。據住建部公布的最新規劃,到2020年中國還將新建住宅300億平方米,由此產生的建築垃圾至少達到50億噸。以下對建築垃圾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年,全國建築業總產值為213954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略有回升。全國建築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 131.7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4.2%。從施工和新開工項目情況看,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311629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 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519093億元,增長6.2%,增速與1-11月份持平。
多年來,建築垃圾處理已成為社會公認的城管「老大難」。由於多年來沒有正式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強力推進,在城市化進程中,建築垃圾管理工作也積攢出不少現實難題。比如建築垃圾排放不規範,建築垃圾運輸市場准入機制不健全,建築垃圾消納處置薄弱,95%的建築垃圾沒有得到利用,監管合力未形成、未有效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等,嚴重遲滯了建築垃圾良性利用的步伐。
歐美已開發國家對建築垃圾的利用率在95%以上,早在1988年,東京的建築垃圾再利用率就達到了56%。在日本很多地區,建築垃圾再利用率已達100%。美國每年有1億噸廢棄混凝土被加工成骨料用於工程建設,其中,68%的再生骨料被用於道路基礎建設,6%被用於攪拌混凝土,9%被用於攪拌瀝青混凝土,3%被用於邊坡防護,7%被用於回填基坑,7%被用在其他地方。
而我國建築垃圾資源化回收再利用程度較低。2017年我國產生建築垃圾23.79億噸,其中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僅為11893萬噸,利用率僅為5%左右。
目前,隨著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投入、城市建築垃圾處理的日漸成熟與規範,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建築垃圾再生利用已經在全國各地投入使用生產,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大量原材料,中國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市場格局勢必會呈現突破式的快速行進。
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在建築垃圾處理領域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多數建築垃圾經過破碎篩分處理完的骨料,可被再次應用於公路建設、房地產項目、城市化建設、園林建設等領域,具有較高的經濟利用價值。
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建築建築垃圾資源化項目推進困難主要在於其配套的措施尚未完善,無論是項目的前期引進、中期落實還是後期產品的銷售,都遭遇了很多問題,例如項目的投資高難以吸引資金進入、再生產品沒有專門標準導致消費者接受程度低、各個地方政府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監督監管機制情況下,建築垃圾資源化企業入駐導致的企業開工量不足等。
在項目推進方面,2016年10月,工信部發布了《關於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示範工程項目名單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6〕701號),確定了44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示範工程項目。從國家層面上將資源化項目設定為示範項目,從項目本身來說有利於項目的推進,對於行業來說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低碳經濟、綠色世界」的主題已經成為時代潮流。新型節能綠色環保破碎篩分設備以及中國用戶對建築垃圾處理產品方面的認知度不斷加強,將促成其行業迅速發展。以上對建築垃圾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更多建築垃圾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建築垃圾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