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以後,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以更高的速度增長,年複合增長率約 7.8%,2015 年,我國主要能源消費總計 3013.96 百萬噸油當量,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 23%。下面進行節能行業競爭分析。
我國的能源消費以原煤、原油為主,2010 年以來,能源消費總量居世界首位,但能源使用效率低下,導致每單位 GDP 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高於已開發國家水平。現階段,高排放的行業往往也具有較高的能耗水平,節能減排逐漸引起重視。2016 年 11 月,《巴黎協定》正式生效,為中國的節能減排工作帶來了更大壓力。
到2016年年底,全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企業數量達到 7426 家;行業從業人員達到 60.7 萬人, 比「十二五」期末增長了近 1.5 倍。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從 2015 年3127.34 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4097.34億,年均增長率為 30.19%,截至 2016年底,產值超過 10 億元的節能服務公司有 35 家,超過 5 億 元的有 192 家,超過 1 億元的有 376 家。
通過對節能行業競爭分析,節能環保產品本身是作為傳統產品的替代品出現的。在傳統產品沒有完全退出市場之前,兩者始終互為替代品。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傳統能源汽車發展到今市場之前,兩者始終互為替代品。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傳統能源汽車發展到今天雖然仍存在一些問題,但其技術成熟,規模效應明顯,在激烈競爭中形成了消費者普遍接受的價格。
相對而言,新能源汽車由於起步晚,暫時無法形成規模效益,價格相對較高。另一方面,由於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走低,使得傳統汽車使用成本降低。儘管新能源汽車能耗低、污染低,相對優勢突出,但因其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目前還不完善,無論是電池的性能還是氫能的轉換成本都比較高。因此,目前新能源汽車對於傳統能源汽車的替代威脅不會很大。
通過對節能行業競爭分析,在建築智能化及節能系統領域,由於我國建築智能化及計算機系統集成在新增建築建設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存量建築的智能化及節能系統改造正在快速推進,市場需求旺盛且快速增長,吸引了具備建築智能化及計算機系統集成設計實施能力和資質的廠商進入數量較多,市場集中度較低,該領域競爭較為激烈。低端產品與服務市場競爭以價格戰為主;高端產品與服務市場競爭以技術與品牌為主。
在鍋爐燃燒節能優化控制系統領域,行業競爭情況呈現二元化格局:用於亞臨界、超臨界、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能夠起到較好節能減排效果的節能優化控制系統,其技術難度較高,僅有極少數廠商能夠提供該類高端節能優化控制系統,市場集中度較高,競爭烈度較低;用於 300MW 以下火電機組鍋爐燃燒的節能優化控制系統,其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競爭稍為激烈。
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國不斷推進集約型社會建設,狠抓節能減排,出台了多項節能降耗有關的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為確保落實,還將節能降耗目標納入了政府考核體系。據專家預測未來十年,我國環保產業的增速有望達GDP增速2倍以上,「十三五」期間環保行業投資規模有望超過17萬億元,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將達15%以上。到2020年,產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將超過50家。以上便是節能行業競爭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節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節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