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能源消費以原煤、原油為主,2010 年以來,能源消費總量居世界首位,但能源使用效率低下,導致每單位 GDP 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高於已開發國家水平。下面進行節能行業市場分析。
隨著工業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快速提高,我國逐漸成為世界能源消費大國。2000 年以後,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以更高的速度增長,年複合增長率約 7.8%,並於 2010 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國。2015 年,我國主要能源消費總計 3013.96 百萬噸油當量,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 23%。
據統計,2013 年中國每千克油當量只創造 5.30 美元 GDP(購買力平價法,2005年不變價),只有日本的 53%,義大利的 41%。中國社科院的黃曉勇教授表示,中國東部地區單位面積的煤炭和石油消耗分別已達全球平均水平的 12 倍和 3倍,單位面積的環境負荷也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的 5 倍以上。
通過對節能行業市場分析,在如此大的能耗下,原煤、原油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牢牢占據著主體地位,致使我國每單位 GDP 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高於已開發國家水平。2011 年,我國碳排放強度為 2.08 公噸/千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35 倍。雖然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持續上升,但截至到 2015 年,該比例僅為 12%。
截止2015年底,我國已探明煤炭儲量1145億噸,占世界煤炭總量的12.8%;已探明石油儲量 25 億噸,占世界石油總量的 1.1%;已探明天然氣儲量 3.8 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氣總量的 1.1%。2014 年,中國石油淨進口增長 8.4%至700 萬桶/日,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石油和天然氣依靠進口的趨勢將不會改變,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主體地位難以撼動。
通過對節能行業市場分析,截止 2015 年底,產值超過 10 億元的節能服務公司從 2012年的 6 家增加到 25 家,超過 5 億元的從 18 家增加到 142 家,超過 1 億元的從83 家增加到 286 家。行業總產值從 2010 年的 836.29 億元增長到 2015 年的3127.34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 30%。其中,合同能源管理投資從 2010 的 287.51億元增長到 2015 年的 1039.56 億元,年平均增速達到 29.31%。
政府不斷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投資力度,其中,2015年治污總投資達到8800多億元,占GDP的1.28%。還不斷引入社會資本,基本形成PPP、第三方治理、綠色金融、產業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資格局。但節能環保產業屬重資產行業,投資大、周期長,而我國眾多中小節能環保企業缺乏融資能力,資金短缺嚴重。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顯示,從2015年到2020年中國綠色發展的相應投資需求約為每年2.9萬億人民幣,其中政府的出資比例只占10%到15%,超過80%的資金需要社會資本解決,綠色發展融資需求缺口巨大。
「十三五」末期,節能環保產業將培育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全國節能環保產業將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長率,到2020年產值將超過8萬億元。隨著國家強化產業扶持,宏觀戰略導向和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節能環保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增量,將重點圍繞水、氣、土細分領域展開。碳市場全面啟動,碳減排產業潛力巨大。以上便是節能行業市場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節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節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