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可燃冰作為天然氣的一種形式,有潛力用於能源生產,特別是在滿足能源需求和減少碳排放壓力下的可替代能源之一,以下是2024年可燃冰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2024-2029年中國可燃冰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我國可燃冰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南海、東北海域以及青藏高原等地。
我國可燃冰資源儲量在全球排名前列,潛在資源量超過1000億噸油當量,占全球已知資源總量的13%。據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可燃冰的勘探和開發工作,先後啟動了多個科研項目,如「南海可燃冰試采」等,取得了重大突破。
從產業鏈來看,可燃冰產業鏈主要包括資源勘探、開發和生產、加工和利用等環節。其中,資源勘探包括對可燃冰資源的勘查和評估;開發和生產階段則包括對可燃冰的開採、提取、運輸和儲存處理;加工和利用階段則包括可燃冰的轉化和利用,如制氫、發電、供暖以及化學合成等應用。同時,相關機構和企業還需承擔著公共宣傳教育、政策法規制定和推動等責任,形成完整的可燃冰產業生態體系。
目前,全球可燃冰行業規模相對較小,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美國、中國等國家和地區。據統計,其中,各個國家和地區在可燃冰資源勘探開發、技術創新和應用領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實踐和成果,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特色。隨著可燃冰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相關企業和機構也在加快轉型升級和拓展市場空間,形成更具活力和競爭力的可燃冰行業生態體系。
豐富儲量:可燃冰分布廣泛,全球可燃冰儲量估計為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的兩倍以上,具有巨大的潛在開發價值。
環保低碳:與傳統礦物燃料相比,可燃冰的含碳量較低,燃燒產生的廢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遠低於煤炭和石油等傳統燃料。可燃冰行業產業布局分析這次胡,因此被認為是未來清潔能源的備選之一。
多用途:可燃冰不僅可以作為燃料使用,而且還可以作為原材料進行制氫、制甲烷水合物等工藝,同時也可以應用到海洋工程、科學研究等領域。
經濟效益高:可燃冰開採成本相對較低,且在一些地區可以取代進口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氣,因此具有很高的經濟發展前景。
總體來說,可燃冰行業在未來可能會經歷增長,但其發展速度和規模將取決於技術進步、環境影響的管理以及全球能源市場的需求和政策環境。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可燃冰是一種極具潛力的清潔能源,其燃燒值高,燃燒產生的能量明顯高於煤炭、石油等傳統化石燃料,以下是2024年可燃冰市場前景分析。
《2024-2029年中國可燃冰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全球可燃冰資源量極為豐富,約為2.1×10¹⁶立方米,這一數字遠超過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量。這表明可燃冰作為一種潛在的能源資源,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
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區和海洋深海地帶。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中國等擁有豐富的可燃冰資源,並且已經進行了一些試采和試生產。北美地區如加拿大和美國也有可燃冰資源,但目前商業開發較為有限。其他國家如印度、俄羅斯等也存在一定的可燃冰儲量。
中國可燃冰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的初級階段。隨著國家對清潔能源和環保產業的重視,可燃冰作為一種具有巨大潛力和環保優勢的新能源,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中國可燃冰市場規模已經超過50億元人民幣,並且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還將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中國在可燃冰勘探、開採技術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為可燃冰的商業化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一些國內企業也開始涉足可燃冰領域,積極探索可燃冰的商業化開發模式。
各國政府對於可燃冰的開發給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鼓勵,包括研發資金、稅收優惠等。這些政策措施為可燃冰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可燃冰市場前景
全球人口增加和工業化進程加快,對能源的需求也在增長。可燃冰市場前景分析指出,可燃冰作為一種潛在的替代能源,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可以幫助滿足未來能源需求。
開發和提取可燃冰的技術仍在不斷進步,技術創新和成本降低將推動可燃冰的商業化應用。隨著技術的成熟,可燃冰的開採效率和經濟性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可燃冰相較於傳統燃燒礦物燃料,其燃燒過程中釋放的二氧化碳更少,因此在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具有潛在優勢。
總體而言,可燃冰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然而,由於技術複雜性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挑戰,其商業化進程還需要時間和努力。未來,隨著技術進步、政策支持和國際合作的加強,可燃冰市場有望實現更快的發展。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具有非常高的使用價值,1m3可燃冰等於164m3的常規天然氣藏。據保守估算,世界上天然氣水合物所含的有機碳的總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2倍。可燃冰有哪些商業價值呢?全球對其行業的發展做了哪些商業布局呢?具體詳情,請詳見下文。
日本本州島周邊甲烷水合物儲量約1.13萬億立方米。紐西蘭若開採可燃冰可為國家供氣幾十年。日美聯合開展阿拉斯加可燃冰研究,日方說2023年可實現商業開發。
天然氣水合物,亦稱可燃冰,是大量甲烷與水形成的晶體結構,也是與冰十分相似的固體。美國能源部稱,天然氣水合物的能量極大,甚至超過其他化石燃料的總和。1立方英尺天然氣水合物中,蘊藏著大約160立方英尺天然氣。
過去幾年,日本一直是可燃冰的主要引領者。2013年,日本國家石油天然氣金屬公司(JOGMEC)報告,從日本近海海底的天然氣水合物沉積層中,用減壓法成功地開採出天然氣流。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據JOGMEC稱,在本州島周邊的天然氣水合物中就有約40萬億立方英尺(約1.13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認為這是世界的一種新能源。
緊隨JOGMEC在可燃冰領域的大量工作,日本石油勘探公司(JAPEX)與其他公司建立了一個合資公司——日本甲烷水合物經營公司,幫助日本政府對甲烷水合物進行中長期測試,並得到280億美元啟動資金。公司為項目提供合同服務,進行海上生產測試,了解甲烷水合物的孔隙充填類型,探索商業開發這種能源途徑。
東京燃氣公司執行副總裁村木茂在日俄商業合作第三次年度論壇上說,一旦日本商業化生產可燃冰,提議建設的日本到薩哈林島天然氣管道,在遙遠的未來就可把甲烷水合物出口到歐洲。
去年5月,紐西蘭國家水與大氣研究院(NIWA)報告稱,紐西蘭與德國合作研究團隊在紐西蘭東部近海海床下,發現了大面積甲烷水合物跡象。一個16人的研究團隊採用二維、三維地震技術和回聲探測技術,在19平方英里(49平方公里)找到99處氣苗,氣柱上升高達800英尺(243米)。據稱,這是所知最強的海床天然氣釋出。
NIWA地震數據顯示,在紐西蘭東部濱海斜坡長9英里(14.5公里)320英尺(98米)厚的沉積層中儲藏著天然氣。最新研究報告稱,這個斜坡相當於冰川,但它是凍結的甲烷而不是普通的冰塊,下步調查工作是2016年要在斜坡上鑽井。紐西蘭可燃冰儲量巨大,地質科學研究公司稱,即使紐西蘭的可燃冰只有部分能經濟開採,也完全能為國家供應天然氣幾十年。
美國新罕普什爾大學地質學者最近證實,確認北冰洋有新的甲烷水合物資源,但這裡的甲烷不是因碳降解生成的。研究指出,整個北極地區的天然氣水合物可能主要是非生物天然氣。重點研究北冰洋的海中脊系統後,提出非生物甲烷可能是海水與熱地幔衍生岩石反應而生成的。 這種非生物甲烷非常穩定,它們生成於200萬年前,保存在很深的大海中,因而不易釋放。對商業開發可燃冰的公司來說,水合物中的甲烷向大氣中釋放是一個潛在威脅。
另外,日本JOGMEC與美國能源部所屬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NETL),最近就阿拉斯加的甲烷水合物開發簽訂了諒解備忘錄,將對阿拉斯加的可燃冰開展聯合研究,直至2019年,希望形成商業開發技術。日本經濟產業省大臣茂木敏充相信,2023年就能實現商業開發,但美國國家石油委員會認為,成規模的可燃冰生產要到2025年以後。
「有一件事是明確的,一旦天然氣水合物可以商業化生產,將對全世界可燃冰資源豐富的國家都是一個重大新聞。」
更多可燃冰行業最新相關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9年中國可燃冰市場供需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