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由於人們隨意拋棄、堆放垃圾而引發蚊蠅孳生、病菌傳播,嚴重污染了空氣、土壤和水源,使人類的公共文明和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危害。
在高速發展的中國,生活垃圾作為城市發展的附屬物是在成倍的增加,假設每人每天產生1公斤生活垃圾,13億人口的中國每年將產生4.7億噸生活垃圾,這相當於中國每年消耗石油的體量總額,非常驚人。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垃圾處理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固體垃圾產出國。中國各城市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需要引入先進的廢物處理辦法。
目前,中國處理垃圾的方式70%以上都是直接填埋。相對填埋等技術,垃圾經焚燒更具優勢,它不僅能夠迅速達到「減量化」,而且焚燒從中獲得電力能源,避免填埋等處理方式對地下水和土壤可能產生的二次污染,更可解決我國各級城市人均面積和耕地面積緊張的難題。因而垃圾焚燒是現階段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最有效的垃圾處理手段。
目前,國內外廣泛採用的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填埋法:將垃圾填入已預備好的坑中蓋上壓實,使其發生生物、物理、化學變化,分解有機物,達到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目的。但長期以來,中國大部分城市都是採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溝和填坑等方式處理,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使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滲入地下,對城市環境和地下水源造成嚴重污染,因此這種垃圾處理方式已漸漸被淘汰。
2. 焚燒法:焚燒法是將垃圾置於高溫爐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種方法,產生的熱量用於發電和供暖。這種方法的最大弊端是在焚燒垃圾時產生二惡英氣體,因而只有對焚燒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一系列的處理,該法才能實現環保。同時焚燒處理的前期投入較大,建設一個日處理垃圾1000噸的焚燒爐及附屬熱能回收設備,大約需要7-8億元人民幣。
3. 堆肥法:將生活垃圾堆積成堆,保溫70℃,儲存、發酵,藉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養分。經過堆肥處理後,生活垃圾變成衛生的、無味的腐殖質。既解決垃圾的出路,又可達到在資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養分含量低,長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質變壞,所以,堆肥的規模不易太大。
4. 資源化處理: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仔細分類,然後根據分類後垃圾的不同性質分別採用適宜的方法處理,使不同種類的垃圾均能加以利用,從而真正做到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一般將城市垃圾分為以下四組:
(1) 材料垃圾組:玻璃、磁性或非磁性金屬、廢紙、橡膠、塑料
(2) 有機垃圾組:廚房垃圾、生物垃圾
(3) 無機垃圾組:爐灰渣、磚瓦、陶瓷等
(4) 有毒有害垃圾組:廢舊電池、廢螢光燈管、殺蟲劑容器、過期藥物、醫療廢物以及廢電視機、電話、電腦等廢舊電器的電子垃圾。
更多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垃圾處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