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零件市場規模2022年將達227億元。中國的零件產業規模非常大,全國竟然有超過10萬家企業,其中有統計數據的有5.5萬家,而規模以上(也就是年銷售在2000萬元以上)的竟然有1.3萬家。以下對零件行業投資分析。
零件行業投資分析,零件製造行業更是在國家大力發展航空事業的背景下,得到迅猛發展。零件行業分析指出,2016年,零件工業總產值約為151.5億元,同比增長9.96%;其中,零件實現工業總產值約48.4億元,同比增長8.54%。
2012-2017年零件及發動機工業總產值變化(單位:億元)
隨著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跨國公司進入中國,世界著名的汽車零部件廠商紛紛來華投資建廠或與國內零部件廠進行技術合作,從而推動了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建設與發展。目前在全國5000家零件企業中,有1200家是外商投資企業。現從四大有利因素來分析零件行業投資。
零部件是汽車產業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在《中國製造2025》中,提到汽車零部件製造是政府大力推動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零件行業投資分析,要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中國製造2025》的落實,加快提升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支撐汽車強國建設,更好地引領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
對於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我國政府一直扮演者著「支持者」的角色,在提高產業生產力、培植產業集群、激勵產業內企業競爭和國際化經營等方面給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零件行業投資分析,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東北、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湖北重慶等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區,對於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體系化建設將產生積極而久遠的意義。
此外,隨著十三五期間一系列關於汽車零部件產業政策技術標準的出台,汽車零部件行業進一步向規範化、法制化方向發展。在政府主導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節能環保汽車的推行,也使得汽車消費環境加快改善。與此同時,隨著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二手車流通管理方法》的出台更是引入了新的競爭機制,簡化了二手車交易程序,二手車市場趨向良性發展。這也直接擴大了我國社會的汽車保有量,最終推動了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的製造以及售後維修市場的快速發展。
零件行業投資分析,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世界各大汽車公司和零部件供應商在專注於自身核心業務和優勢業務的同時,為了降低成本,逐漸減少汽車零部件的自製率,越來越多的整車廠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零部件採購,在世界範圍內採購有比較優勢的汽車零部件產品,汽車配件全球化採購成為潮流。汽車零部件企業與整車廠之間關係的調整,打破了原有的全球配套體系,推動了汽車產業鏈的全球化發展。整車廠將自身核心優勢以外的零部件設計開發交給零部件供應商,無疑會給零部件企業帶來更多機遇。此外,隨著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整體製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加之我國相對於美日等已開發國家的具有勞動力,工資水平等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國的汽車零部件出口逐漸增多,並逐步呈現向海外擴張的趨勢。
隨著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企業可以由原來的數控化往自動化和智能化轉型,提高產品質量以及企業的生產率。零件行業投資分析,在生產環節,質量影響大的、勞動強度高的、業務環境相對比較差的生產活動,可以通過提高自動化來提高生產率。技術含量高的環節以及柔性化生產的需要可以通過智能化設備來滿足。因此,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能提高行業的生產率以及產品質量。
零件行業投資分析,中國零件的技術密集型產品逐漸增多,幾大自主品牌汽車廠商吉利、奇瑞、華晨、長城、比亞迪相繼增加自主研發投入力度,均取得了非凡的成果。穩紮穩打,拓展渠道,自我提升,中國的零件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更多零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零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