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設快速推進的當下,地下空間開發愈發頻繁,對施工技術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螺旋鋼管憑藉其良好的力學性能和適應性,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占據重要地位。2025年,螺旋鋼管行業技術持續創新,大直徑螺旋鋼管管幕施工技術在解決複雜地下工程難題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濱湖科學城花園大道(徽州大道 - 包河大道)建設工程是合肥駱崗公園骨架路網中重要的橫向道路,全長約 3km,其中包含 2.26km 地下隧道。在樁號 K3 + 445 - K3 + 580 處,面臨穿越飛機跑道的施工挑戰。為保留合肥駱崗機場的歷史記憶,同時滿足工程建設需求,採用大直徑螺旋鋼管管幕施工技術,此技術的應用為該路段的順利建設提供了保障。
大直徑螺旋鋼管管幕施工工藝,首先在工作井和接收井前端範圍,利用旋噴樁加固土體,以此增強土體穩定性。以單根 1.6m 螺旋鋼管頂進為基礎,各鋼管間通過鎖口相互連接,並進行防水施工,形成密封的止水帷幕。最後澆築管幕梁,將 46 根螺旋鋼管構建成 「口」 字形結構,從而打造出穩定可靠的管幕體系,為後續工程施工創造安全的環境。
施工流程依次為端頭井旋噴樁加固、測量放線、螺旋鋼管管節焊接及吊裝、測量覆核、鋼管推進,管內澆築 C20 微膨脹混凝土。管幕鋼管施工完成後,圍繞鋼管進行混凝土管幕梁施工,使 46 根管幕形成 「口」 字形支撐。在施工順序安排上,充分考慮現場實際和工期要求,鋼管幕推進先進行上排施工,接著是側邊,最後是下排。側向鋼管幕頂進從上往下,採用雙向頂進方式,以此減少對機場主跑道路面沉降的影響。同時,設置 2 根基準管作為參考點,上排和下排鋼管嚴格遵循從中間向兩側對稱施工原則。管幕施工完成後,切斷上下支護樁,拆除箱涵頂進前的斜撐,並經過嚴謹的方案論證,選擇合適的臨時保護方案處理上部土和下部堆土。
在進行管幕鋼管施工兩側及上排鋼管作業時,需搭建由型鋼和槽鋼製成的施工平台。頂管機頭、底座、頂環、主頂、後靠等設備安裝於施工平台之上。藉助行車,頂管設備能夠在施工平台上實現水平或豎向的快速移動,在兩側施工時,可通過在底座下添加鋼墊塊實現豎向移動。頂管的施工軸線在施工平台上利用千斤頂進行精準調節,確保施工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四、螺旋鋼管管幕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在導軌精度控制方面,採用射釘槍對導線控制點進行定位,確保點位牢固可靠。嚴格遵循三級測量原則,在各工序施工期間,定期對高程控制點進行覆核。使用萊卡全站儀進行導線測量,方向觀測 3 測回,測距 3 測回,雙向觀測並對結果進行平差處理。通過精確的製造和裝配,保證導軌上下高程的精準度,將導軌的高程和中心偏差嚴格控制在 1mm 以內。
在頂管設備內安裝反射式定嚮導引器(RSG),在控制面板螢幕上顯示兩個光學目標片。在鋼管頂推過程中,目標面上會呈現頂管本體的偏移量、應糾偏量和糾偏量三個點。通過調節圓盤上的調整油缸,改變雷射點在螢光屏上的位置,實現校正工作。當操作屏中央與雷射點對齊時,頂管機就能按照頂進規劃線準確頂進。在頂進過程中,持續關注和控制螢光屏,保證雷射點始終處於螢光屏中央位置,實現高精度的管幕頂進作業,並提供可視化智能化預報功能。
為有效控制機頭旋轉,安裝偏斜傳感器,駕駛員可實時監測機頭的微小偏差,並通過更換刀盤進行精確調節。若刀盤反轉無法有效調節機頭偏轉方向,則在機器內部加裝平衡塊,如在一側內部增加配重,以此矯正機頭變形,避免頂頭旋轉,確保螺旋鋼管管幕施工的順利進行。
大直徑螺旋鋼管管幕施工技術在濱湖科學城花園大道工程中的應用,展現出顯著的優勢。據《2025-2030年中國螺旋鋼管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與傳統開挖施工相比,該技術對環境破壞小,施工過程不影響現有交通運行,為穿越特殊區域的道路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施工過程中,通過科學的施工工藝安排和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確保了螺旋鋼管管幕的施工精度。雙向頂進施工工藝的運用,克服了現場複雜條件的限制,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省了工期,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隨著螺旋鋼管行業技術在 2025年的不斷發展,這種施工工藝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將為後續城市地下工程建設提供重要的參考和指導,推動行業技術持續進步。
更多螺旋鋼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螺旋鋼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