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事印刷工作中,有時候會遇到進行鋁箔紙的印刷。那麼如何對其進行印前處理,使之產生更好的印刷效果呢?請看以下的分析:
鋁箔紙在印刷過程中,有時會發現實地印刷中的墨層內分布有細小的油花,較大的肉眼即可看見,微小的需用放大鏡觀察。這種弊病,儘管無大礙,但對實地印刷質量和網點完整以及圖文的清晰度也有影響。其產生之根源在於須在製作鋁箔過程中將殘留的油脂除去,以提高鋁箔紙的印刷適性。
據宇博智業市場就中心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鋁箔紙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規劃研究報告分析,此外,鋁箔置於空氣中,表面會立即生成一層非常薄的緻密氧化層,如果氧化層沒有髒污,油墨對其有良好的附著力。但在實際生產中總是會受到潤滑劑及環境灰塵等的沾染,形成一層極薄的膜層,影響油墨的黏附性能。為了提高油墨與箔面之間的黏附程度,凡是印刷的鋁箔,都必須進行印前的蝕洗性塗層處理,以消除潤滑劑類的髒污,增強油墨與箔面之問的粘著力。
(1)鋁箔表面處理。鋁箔表面的蝕洗性塗層處理,也稱底層表面處理,即採用蟲膠塗料或硝化纖維素塗料對鋁箔表面進行打底塗布。塗布的結果,承印面不再是鋁箔而是塗布材料。這些塗布材料與油墨有著良好的親和性,從而提高了油墨對箔面的附著力。
(2)鋁箔紙預處理。由於鋁箔紙易受環境相對濕度的影響,為了保證鋁箔紙的正常印刷,要控制好印刷車間的溫濕度,使車間溫度保持在 (25+2)℃,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因為鋁箔紙是鋁和紙張的複合材料,當作業或使用環境溫濕度急劇變化使其來不及達到內部平衡時,靠內塗層或黏合劑連結的雙層結構將產生內應力,不僅會導致膨脹或收縮,而且由於含水率變化,還會使紙張局部尺寸變化,形成捲曲、皺摺、波浪甚至永久性變形,嚴重影響印刷和後加工質量。故印刷加工前的溫濕平衡極其重要。鋁箔紙原包裝在車間內至少要放置16h才能打開裁切白料,8~12h後印刷。溫、濕度未達到平衡會產生靜電,造成輸紙困難。除採用晾紙架乾燥外,印品在加工期內還應覆蓋塑料膜防潮或減少伸縮變形。
鍍鋁紙表面的光滑和挺度較差,尤其是含有黏合劑層的轉移法鍍鋁紙其裁切刀口處有的會粘連。為使紙張平整、易於分離,使輸紙順利,裝紙時應松透紙張,在紙上敲出扇形線痕以增加其挺度,但紙痕太深時印張摺痕處易粘背。鍍鋁紙裝紙量宜比銅版紙少一半,否則松好的鍍鋁紙將重新壓緊。裝紙咬口方向與裁切白料的基準邊相對應,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白料裁切直角誤差對成品模切質量的影響。
更多鋁箔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鋁箔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