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是旅遊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旅遊景區的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界定範圍包含各類景區的定義。本文所研究的旅遊景區,是指依託各類自然和人文吸引物的自然景觀類和人文景觀類旅遊地域,旅遊景區的旅遊資源由歷史和自然因素形成,包含度假區、保護區、風景區、森林景區。這些旅遊景區具有資源不可再生性、經營壟斷性的共同特性。旅遊景區從等級劃分來看,主要包括5A、4A、3A、2A和A級景區。其中高星景區(5A、4A)分別由國家旅遊總局和省旅遊局進行審批負責。以下對旅遊景區發展現狀分析。
2017-2022年中國旅遊景區開發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截至2016年,我國的景區數量已經達到了26000多家,其中A級景區達到了7000多家,其中高星景區達到了1500多家,其中包括5A級景區213家。看似龐大的景區數量,實質上是幾多歡喜幾多愁。
目前中國的景區類型粗略的歸類為以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人造主題類景觀為主的三種類型。
1、自然景觀:是指地貌、水體、氣候、動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構成的、吸引人們前往進行旅遊活動的天然景觀,具有明顯的天賦性質;這類資源的客源比較廣泛,深受大眾遊客的青睞。比如黃山、九寨溝等。
2、人文景觀:是指內容廣泛、類型多樣,包括各種歷史古蹟、古今偉大建築、民族風俗等等,是人類活動的藝術結晶和文化成就。客源群體主要以中老年市場以及專家學者為主。如少林寺、莫高窟等。
3、人造主題類景觀:是為了滿足旅遊者多樣化休閒娛樂需求和選擇而建造的一種具有創意性遊園線索和策劃性活動方式的現代旅遊目的的一種形態。主要以主題樂園為主,在中國目前比較出名的以華僑城集團、長隆集團、宋城集團等打造的主題樂園,備受年輕消費群體的喜愛。
通過景區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出,華東旅遊景區資源最為豐富,光5A級景區就占到全國的33.2%,為全國七大區域之首(華東、華南、華北、東北、華中、西南、西北)。按照目前國內眾多的景區來看,自然類、人文類優質資源主要以政府控股為主,都是一些比較成熟的景區,分布在成熟的旅遊目的地,經營業績良好,如:黃山、玉龍雪山、莫高窟、九寨溝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等景區。其他低星級景區到三流景區目前業受多方條件的限制,經營業績欠佳。在這種情況下催生了眾多的景區管理公司,目前中國以北京巔峰智業、上海景域等為引領的專業公司,為景區解決了很大的問題。隨著景區數量的增加,景區託管公司也在猛增,新興的代表有北京蝸牛等一大批公司。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景區作為旅遊地基本吸引力,作為旅遊產業核心要素的地位越來越顯著。目前,旅遊景區已經成為我國旅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和問題。未來,旅遊景區將更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融為一體,旅遊景區將成為投資熱點領域,可持續發展將是未來的主要方向,國家公園或將成為新寵。
更多旅遊景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旅遊景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