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0月份,我國成品油的產量達30365萬噸,同比增長7.0%。我國成品油的銷售市場以汽油、航空煤油和柴油為主,成為各種車輛、飛機的主要燃油。下面進行煤油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煤油是三大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之一。根據用途,煤油可分為航空煤油、動力煤油、照明煤油等。我國煤油以前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直至近兩年由於產能的增加,煤油供需才出現逆轉,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隨著煤制油產業化發展,其名義上的競爭對手主要是石油企業,但煤制油產能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故低成本生產的煤制油項目的競爭性極強。隨著全球能源的日益減少,國際油價的不斷上升,非常規資源的替代品會不斷出現,但其量能很少,無法參與競爭,所以煤制油企業基本無競爭對手。而以非油制化工品的替代品出現將與石油企業形成比較大競爭。
煤制油事業的成功還需要國家配套政策的支持,就目前而言,國家級的煤化工產業發展中長期整體規劃及相關技術發展專項規劃還未出台。因此需要國家出台科研立項、項目融資、稅收減免、優質優價以及市場風險防禦等相關配套政策。但是,一旦國家政策出現變動,將會對煤制油行業造成較大影響。
隨著成品油市場的更新變革,越來越多的煉油化工生產企業,為車輛提供高質量的成品油,滿足交通運輸的需要。國外的進口和國內的生產企業之間產生競爭機制,成品油的產品質量好,價格便宜,在市場上具有優勢,而產品質量等級低,價格高的產品,在銷售過程中,顯示更多的劣勢。
未來,成品油的銷售必須結合買方市場,提升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形成自有的品牌,逐漸改善油品的等級,樹立品牌形象,保持品牌獨立的銷售空間,擴大國際市場的銷售份額,滿足成品油生產的技術要求。以上便是煤油行業發展新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煤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