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母嬰保健行業規模超過3萬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對母嬰保健專業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尤其是我國二孩政策正式全面實施,促進了其井噴式發展。以下對母嬰保健行業環境分析。
母嬰保健行業環境分析,由於部分母嬰保健標準化程度較高,且受到跨境電商稅收優惠的推動,2014年開始,母嬰保健開始高速擴容,然近年來增速趨緩,母嬰保健行業分析預計母嬰保健交易規模增速2017-2018年有望收窄至20%-30%,2017年來看,母嬰保健滲透率達到22%左右,提升幅度已經開始呈現邊際遞減態勢。
2011-2018母嬰保健行業線上和線下渠道份額占比圖
目前我國母嬰保健服務機構數量超過4000家,其中僅月子會所數量就有3000家以上。同時,月子會所和產後康復的營業規模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另據業內粗略估算,目前整個行業有幾十萬從業人員,每年服務的客戶人群達幾百萬人次,並且還在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遞增。現從四大建議來分析母嬰保健行業環境。
母嬰保健行業環境分析,從搜索需求來看,母嬰市場的需求相當旺盛,尤其Mobile端的需求增長急速,搜索量增長了近一倍。Mobile端需求在母嬰市場中取得壓倒性地位,占比達80%。大力發展Mobile端,做好Mobile端的營銷溝通,可以捕獲主力需求。
母嬰保健行業環境分析,從細分品類來看,嬰兒食品的需求占比最重,占到57%,其次是母嬰護理服務、嬰兒餵養用品等等。另外,我們隨機抽取了10000個母嬰人群的cookie,分析母嬰行業細分品類在一個月內搜索頻次和搜索人次的占比,通過分析看到嬰兒食品搜索的人次多且高頻,平均一個月搜嬰兒食品達20次之多,足見母嬰人群對嬰兒食品的重視。嬰兒食品中母嬰人群搜索最多的內容基本都跟奶粉相關。因此,建議處於初創期的母嬰企業,經營聚焦於某個需求旺盛的細分品類,是成長起來的關鍵。
母嬰保健行業環境分析,再從城市級別來看,三四五線城市母嬰需求增長特別快,預示著母嬰需求地域下沉。右下這幅圖橫軸代表的是需求規模,縱軸代表需求的增長速度,我們可以看到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雖然需求占比多,但是整體市場相對飽和,需求增長的速度已經趨緩。而像臨沂、合肥、徐州這樣的一些城市需求增長迅速,是有潛力的市場。相對成熟的母嬰企業抓緊布局三四線城市市場,相信可以掘到下一個市場增長點的「金礦」。
母嬰保健行業環境分析,80後媽媽已經成為新一代「媽媽」的主導核心群體,占整體的85%。80後媽媽們消費趨於理性,給寶寶消費時,會量入為出,考慮性價比。挑選產品時,更看重質量和口碑,當她們遇到好的產品時會主動推薦,遇到不好的產品時,也會主動吐槽。在這樣的消費觀背景下,給我們企業的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產品的品質,營造良好的口碑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之道。
母嬰保健行業環境分析,新國標的出台不僅響應了行業需求,也吸引到眾多寶媽寶爸的注意。不少小夫妻表示,以後將根據標準選擇月子中心。在填補行業管理空白的基礎上,業內普遍認為,新國標的實施將推動整個月子保健行業走向規範化。新國標不僅能令母嬰保健服務行業徹底擺脫模式單一、標準欠規範的現狀,也進一步促進了行業的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此次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會是母嬰保健服務行業的一次大變革、大洗牌。
更多母嬰保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母嬰保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