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顧名思義是無人駕駛的飛機。隨著無人機技術逐漸成熟,製造成本和進入門檻降低,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已經爆發,而民用無人機市場處於爆發前夜。業界專家表示,雖然國內的無人機產業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下面進行民用無人機發展前景分析。
隨著無人機產業鏈配套逐漸成熟、硬體成本曲線不斷下降和市場價格的降低,無人機市場關注度持續攀升,消費級無人機的客戶群體從小眾拓展至大眾,客戶規模呈現指數級增長。近年來爆發式增長的無人機產業點燃了創業企業及網際網路巨頭的熱情,紅杉資本、紅點資本等全球頂級風投機構進入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高通、通用、英特爾、谷歌、騰訊、小米等企業巨頭紛紛加入,甚至宗申動力、山東礦機等傳統製造企業也蜂擁而至,還有很多尚未出名的小團隊也在開發消費級無人機,大量低成本同質化無人機的不斷進入讓市場競爭更加焦灼,整個市場呈現出一片火熱的狀態。
據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估計,包括研發、生產、運營在內,我國目前有300家至400家民用無人機企業,從業人員超過萬人。然而,目前大部分企業主要還是進行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在無人機技術研發上投入還不足。此外,國家對民用無人機還沒有形成權威的技術質量標準,這無形中拉低了國內民用無人機競爭門檻和性能保障。而對於一些無人機的使用者來說,由於起飛審批不明確,無人機被迫陷入「黑飛」的尷尬境界。
國務院制定的《中國製造2025》規劃要求推進無人機產業化快速發展。我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起步晚,進步快。近年來,隨著工業產業鏈配套的成熟,以及無人機技術的發展成熟,我國從單純的生產加工製造轉向自主研發,在民用無人機製造方面處於世界前列。中國的無人機產業以產品在國際市場創造了新奇蹟,中國無人機廠商實現了中國製造升級到中國創造的轉型。民用無人機作為通用航空行業異軍突起的「中國製造」代表性產業,隨著行業應用的加速推廣、消費領域的需求爆發以及新應用領域的拓展,無人機系統未來將是航空業最蓬勃發展的部分。從國家政策來看,民用無人發展前景良好。
根據各行各業的具體需求與工作標準實施無人機作業,能夠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還減少環境污染和節省時間,可替代各行業傳統作業方式。目前,在農業、電力、通信、氣象、農林、海洋、勘探、影視、執法、救援、快遞等專業領域的應用,無人機都顯示了極好的技術效果和經濟效果。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與無人機技術的相互融合,民用無人機產業鏈已從「垂直進步」走向「水平進步」,通過開拓不同的應用場景綜合性地帶動整體國民經濟發展,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滿足社會經濟活動的需要,大幅提升我國航空工業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從傳統行業需求來看,民用無人機發展前景也是一片光明。
2017年5月16日,民航局宣布,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民用無人機登記註冊系統的開發,並將於18日上線運行,6月1日正式對質量250克以上的無人機實施登記註冊。同時正在建立無人機登記數據共享和查詢制度實現與無人機運行雲平台的實時交聯。從政策和傳統行業分析來看,民用無人機發展前景還是很不錯的,不過由於目前無人機仍不具備感應和躲避物體的能力,對其發展形成了必然的阻礙。
更多民用無人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民用無人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