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能源效率的不斷提高,全球能源消費增速變緩。與此同時,在科技進步和環境需求的共同驅動下,能源結構正在向更清潔、更低碳的燃料轉型。下面進行能源設備行業市場分析。
從近幾年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看,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在風電、核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領域加大投資,並且逐漸形成產業集群。整體看,大型國有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不過,隨著新能源逐步向民營資本開放,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進入行業,從整體市場來看,國企占有率相對而言是呈下降趨勢的。
能源設備行業分析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我國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油氣進口能力穩步提高,初步形成了西北、東北、西南以及海上四大油氣進口戰略通道,火電、水電、核電、新能源、電網、煤炭等領域國際合作全面拓展。
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國內光伏裝機量大幅增長,使得光伏補貼缺口也逐漸擴大。而近今年來光伏技術進步效率提高,度電成本快速下降,光伏項目日漸接近平價。因此不需要補貼額平價項目更受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青睞,在開展競爭性配置之前,先確定一批平價項目,共計14.78GW。
2018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94.25GW,同比持平,光伏組件價格大幅下滑激發了全球其他地區光伏市場,除中國大陸地區外,海外新增裝機量49.52GW,同比增長23%,彌補了當年國內裝機量的下滑,海外裝機量占比再次超過50%。
隨著能源產業形勢發生改變,目前我國「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制定目前已經提上日程。根據《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與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核能利用將持續增長,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減少,能源發展的外部環境將面臨深刻的變化。
以傳統能源為主的世界能源結構,帶來的化石能源枯竭和環境污染,已經使能源問題上升為一個國家能否安全、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我國長期以來的「高碳型」能源結構迫使能源結構必須進行低碳化改良,加快傳統能源技術進步,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化利用水平,推動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我國仍將面臨複雜的國際、國內能源革命形勢,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仍將占主導地位,為加快推動能源消費革命,進一步提高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將成為「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任務。以上便是能源設備行業市場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能源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能源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