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汽車零部件的終端消費市場是汽車產業,近些年來汽車產業規模和需求量旺盛促進了汽車零部件市場的發展。汽車零部件市場企業眾多,競爭也不斷加劇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為主。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細分種類眾多,從汽車零部件主要產品來看,發動機系統行業內有濰柴動力、華域汽車等主要從業企業;在車身零部件領域內,福耀玻璃、中策橡膠具有一定的規模優勢;行駛系統領域內有中策橡膠提供的輪胎以及華為等企業提供的自動駕駛系統;在電子系統方面,寧德時代、均勝電子具備一定的技術優勢。
在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百強排行榜上,濰柴集團,華域汽車,寧德時代,海納川,均勝電子,位列前五。其中,濰柴集團、華域汽車兩家公司的排名保持不變。濰柴汽車的零配件收入由2020年的2493億增長到2021年的2610.36億,而華域汽車的零配件收入則由2020年的1336億增長到2021年的1399億。從這一角度來看,主要的供貨商的收入維持著上升的趨勢。再從區域分布上來看,十強中大部分都是位於東邊的沿海區域,這說明了其相對比較完善的產業鏈。
我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眾多,根據汽車零部件行業競爭分析顯示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達13,470家,行業市場集中度偏低,競爭較為激烈,除少數細分領域的零部件企業憑藉較強的綜合實力占領了較大的整車配套市場份額外,大多數零部件企業在生產規模、技術實力及品牌認同等方面還相對較弱。
從全球範圍內來看,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市場競爭力逐年提升。根據汽車零部件行業競爭分析相關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共有10家企業入圍,較2021年新增了2家企業,僅次於日、美、德三國,且多家入榜企業的排名較2021年有所提升。
汽車零部件行業競爭分析從國內汽車零部件市場的格局來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國之一,它的公司基本上覆蓋了所有的汽車零部件,但是整個汽車零部件的種類非常多,這就造成了我國汽車零部件的整體市場集中度不高。從主要汽車零件的收入情況來看,濰柴集團2021年的汽車零件收入為2610.36億元,華域汽車公司為1399億元,寧德時代為914.9億元,CR3為13%。濰柴集團主打的是引擎,華域汽車主打的是各種整車配件,寧德時代主打的是動力電池,這三家公司都在各自的領域都是行業巨頭。
巨頭企業: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有幾家具有全球影響力和較高市場份額的巨頭企業,如博世、德爾福、詹森控制、康明斯等。這些公司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的產品線和技術優勢,通過多樣化的客戶群體和全球銷售網絡來支撐其競爭地位。
汽車廠商自產:汽車零部件行業競爭分析提到一些大型汽車廠商會選擇自主生產部分關鍵零部件,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控制和供應鏈靈活性。例如,豐田、大眾等汽車品牌擁有自己的零部件製造業務,包括發動機、變速器、底盤系統等。
專業零部件供應商:除了巨頭企業和汽車廠商自產,還有許多專門從事汽車零部件供應的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可能專注於特定的產品領域,如發動機零部件、底盤系統、電子控制模塊等。有些專業供應商在某些領域具有領先的技術和市場地位。
區域性企業:在一些地區,還存在一些區域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這些企業通常在本地市場有較強的地位,提供特定的產品或針對本地需求進行定製的解決方案。
新興供應商:隨著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新興產業的興起,一些新型供應商也開始進入汽車零部件市場。例如,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湧現出一些初創企業,提供特定的高科技零部件。
總體看來,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逐漸擴大,越來越多廠商和企業加入布局市場。汽車零部件市場競爭激烈行業逐漸往寡頭格局靠攏。
更多汽車零部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零部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