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OLED電視行業分析報告 >> 2017年OLED電視行業格局分析:兩大陣營「各執己見」

2017年OLED電視行業格局分析:兩大陣營「各執己見」

2017-01-17 16:42:0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OLED電視借者液晶電視無法比擬的畫質表現,正迅速征服全球高端電視市場。據美國消費者調研報告的最佳電視調查顯示,65英寸OLED電視在高端產品中銷量占比74%,而55英寸的占比則更高達77%,這意味著全球電視消費高端化已成明確趨勢,OLED電視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時尚潮流。作為OLED面板主要供應商的LGD預測,OLED電視在3年內占據全球高端電視市場50%份額。那麼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OLED電視行業面臨的又是怎麼的格局呢?2017年OLED電視行業格局分析如下:

2017年OLED電視行業格局分析:兩大陣營「各執己見」

  OLED電視的優劣:

  優點:因自發光的特性帶來純淨的黑色、真實的色彩表現力、任何角度都不受影響的可視角度、5000倍於LCD液晶的響應速度及輕薄設計,讓OLED電視一直有很高的呼聲。2016年9月,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牽頭,LGDisplay聯合LG電子、創維、康佳、長虹、海爾、蘇寧、國美、華星光電、新東方等近30家彩電業上下游產業鏈和研究機構,協力打造「OLED市場陣營的擴大化」,以加快OLED電視普及。

  劣勢:OLED電視壽命短、功耗高、亮度低,很多技術指標低於LED電視,成本還居高不下,而且還達不到85英寸的面板量產;因此,這類產品還主要存在於小眾市場。

  OLED電視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兩大陣營「各執己見」

  近年來,中國在眾多高科技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OLED電視作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顯示產業,也在國家和企業的大力推動下不斷積蓄著爆發力。不過儘管我國OLED技術有所突破,業內也普遍認為OLED為下一代顯示技術。但那只是未來,現階段,並非所有電視品牌都一擁而上。

  堅定跟進OLED的公司有創維、康佳、長虹;海信和TCL重點推行的分別是雷射電視和量子點電視。不難發現,在顯示技術即將迎來更替的重要轉換期,巨頭紛紛站隊。

  OLED的特性在於自發光和柔性材質,讓畫質提升的同時,令電子產品更薄、更輕、更省電,並具備可彎曲的特性。

  當下的量子點技術,仍是在液晶基礎上的改進,由於其實現了從微米級到納米級的突破,使得電視顯示上有了更高色域;雷射電視則是運用雷射技術進行投影,不需要使用面板。

  對於量子點技術,群智諮詢(Sigmaintell)的數據顯示,量子點電視推出市場兩年來市場滲透率仍偏低,2016年全球量子點電視的市場規模預計為350萬台,滲透率僅為1.5%。

  其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市場壟斷,供應商集中,由於全球量子點材料供應商局限為外資企業,其中以Nanoco、QDVision、Nanosys為壟斷供應商,而量子膜更是只有3M一家獨家供應,導致絕大部分品牌都很難量產或者大量銷售量子點電視。由此帶來第二個問題是成本過高。

  但是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量子膜市場價格逐漸下降,終端售價也將隨之大幅下降,進而刺激需求增長。群智諮詢預測,2017年量子點背光電視市場規模將迎來增長。

  雖然海信和TCL目前並沒有生產OLED電視,但是TCL頗有曲線進入OLED市場的意圖,一方面,今年開工的華星光電G11代線中有部分OLED的實驗性生產線,另一方面,TCL一直在研究新型的面板印刷技術。

  而TCL和海信還沒有進入OLED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屏資源,海信和三星關係密切,而LG作為OLED電視面板的主要提供商,又和三星處於『敵對』關係,比較微妙。未來並不排除TCL和海信進入OLED領域的可能性,尤其是京東方的OLED屏量產後,各品牌都會採購。

  綜上所述:

  OLED電視行業雖然有光明的未來,但現階段並不是所有公司都有勇氣以及資金來進行研發和改善,因此報告大廳《2017-2022年中國OLED 電視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分析認為,2017年OLED電視行業,兩大陣營各執己見的格局仍在,除非市場取突破性成果,否則觀望的情緒將繼續。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