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粉,它適合老幼婦孺、體弱多病者尤宜;特別適宜高熱病人、吐血者、高血壓、肝病、食欲不振、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者多食用。那麼藕粉在選購是應該注意些什麼,各個地區差異特點又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藕粉行業技巧及特點分析。
選購技巧:
看顏色純藕粉含有多量的鐵質和還原糖等成分,與空氣接觸後極易因氧化而使藕粉的顏色由白轉微紅。其他澱粉,如馬鈴薯、甘薯、荸薺、木薯、葛根等澱粉均無這種變化,都呈白色或略帶黃色;如果呈玫瑰紅色,則是加入色素染色的。
用鼻聞藕粉具有獨特的清香氣味,其他澱粉則沒有清香氣。
試手感取少許藕粉用手指揉擦,其質地比其他澱粉都要細膩且滑爽如脂。
口嘗取少許藕粉放入口中,其觸及唾液後即會很快溶化。其他澱粉入口後則不易溶化,反而會黏糊在一起或形成團狀。
此外,藕粉保存時間長,顏色會由微紅變為紅褐色,這不是變質,不妨礙食用。
地域差異特點:
揚州地區
揚州藕粉,產於轄區內惟一的自然保護區寶應,這裡生產藕粉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採用當地特有的白蓮子精緻而成,是清宮歷朝的貢品,有著「鵝毛雪片」之稱。 以怡味蓮藕品世家為首的揚州藕製品產業鏈已近億元。
早在明朝洪武年間,寶應人就將鮮藕加工成藕粉。史書載寶應:「本邑藕,粉成精潔,名鵝毛雪片」。鵝毛雪片藕粉曾是清宮歷朝的貢品,聞名全國。這不僅是仰仗本地優良藕種,而且選料糧良,做工細緻,技術精湛。清道光四十九年寶應知縣吳春瀅的藕粉詩曾有生動描述。
寶應藕粉潔如冰雪形似鵝毛,呈片狀。《寶應縣誌》記載:「本邑藕,粉尤精潔,名鵝毛雪片。」「藕粉,他邑多紅蓮,獨邑白蓮,粉尤精潔。」
清朝道光年間,寶應知縣吳春瀅曾作藕粉詩,對「鵝毛雪片」的製作作了生動描繪:「洗濯激清流,泥去皮先刮。鋸節復裁梢,響徹榨床軋。千揉與萬搓……百指費辛勤,乃見白如雪。此猶一半功,就視尚未畢。傾液滑如酥,細膩漸團結……」
「鵝毛雪片」質地細膩,生粉冰清玉潔。以開水沖熟後,呈淡紫色,晶瑩透明。入口淡雅清香,味甘爽滑。營養豐富,含糖量高。含豐富的脂肪、維生素B、鈣、磷、鐵和無機鹽等。在清代,質地優良的「鵝毛雪片」,是向皇帝「進貢」的珍品。現代,久享盛譽的「鵝毛雪片」,每年以數百萬斤的產量暢銷于海內外。
相傳遠古時期,身在瑤池的王母娘娘帶著荷花仙子來到人間遊覽散心。她看到寶應縣境內風光秀麗,可惜浩渺的湖盪中無可供欣賞的花草,便命荷花仙子,向水中投下幾粒白蓮的蓮子。
夏天來到後,住在湖盪邊的沈老爹,忽見到水面上浮起片片荷葉,葉莖上又開出朵朵
美麗的白蓮花,高興極了。哪知秋後,蓮花消失,荷葉殘敗,沈老爹恍然若失,憂思成疾,一病不起。一天,他在朦朧中看到天上飄起鵝毛大雪,一位仙女捧起一把雪花,用開水泡開給他喝下去,頓時便覺得神清氣爽,病痛全消。仙女還告訴沈老爹:鵝毛雪片是白蓮藕做成的藕粉,還向他傳授了種藕和製作藕粉的技藝。從此,寶應種藕與做藕粉技術便代代相傳,成了著名的中國荷藕之鄉。
杭州地區
自古是西湖藕粉與雲南黃泥塘藕粉最為出名。清代《杭州府志》卷84稱:「藕粉,舂藕汁,去滓,曬粉。西湖所出為良,今出唐棲及艮山門外」。
雲南黃泥塘藕粉採用海拔5000尺以上生態蓮藕為原料,不添加任何色素、防腐劑而加工製成。調製好後放置24小時會由糊狀化成水狀。由於黃泥塘人獨特的研磨製作工藝,速來以無沙齒、無澀味、爽口而深受人們喜愛,老幼皆宜。
明清時期杭州生產藕粉的商號有百年匯昌、聚源昌、李恆昌等數十家,而「百年匯昌」是數百年來杭州眾多製作藕粉的商號中的代表,清道光年間所產食品已被選為貢品、清光緒年間「百年匯昌」已成為內務府的指定供應商。到民國時,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18000銀元資金、近百名職工、擁有蜜餞、茶食、藕粉等四個生產作坊的大商號。產品遠銷各省,品牌享譽海內。為了讓珍貴的傳統技藝得到有效傳承,浙江老字號「百年匯昌」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走訪老藝人、收集老配方,恢復傳統食品製作,保留、傳承了多種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民間手工技藝,並申報《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代錢塘詩人姚思勤的《藕粉》詩:「誰碾玉玲瓏,繞磨滴芳液。擢泥本不染,漬粉詎太白。鋪奩暴秋陽,片片銀刀畫。一撮點湯調,犀匙溜滑澤。」
湖北地區
湖北的巴河、洪湖、蔡甸都是產藕的地區,自然也產藕粉。湖北的蓮藕以巴河的九孔蓮藕為代表,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贊其「心較比干多一竅,貌若西子勝三分」。相關藕粉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藕粉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更多藕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藕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