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中國糖果市場整體疲軟,外資巧克力品牌正逆市圈地。「膠基糖和巧克力是國內糖果中發展速度最快的。」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南都記者稱,不過,傳統糖果市場的份額近年在慢慢下滑,不同的糖果品類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市場分化。那麼2015年巧克力行業的市場如何呢?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加速渠道融合:到三四線搶市場份額
儘管今年一季度中國巧克力類別增長了4%,但這樣的增幅顯著低於2014年同期。整體糖果市場的疲軟,讓去年業績靚麗的好時今年在中國市場感受到了明顯的壓力。據該公司一季報顯示,品類增長的放緩和消費低迷導致其在中國的銷售額同比下滑了47%。而對比2014年,他們的銷量增幅高達30%。
「這一方面是中國經濟減緩,快銷行業不景氣;另一方面則是春節銷量並未像大家預想那麼好,廠家以消化渠道庫存為主。」對於這個頗具反差的數字,好時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施朗飛如此解釋。不過儘管如此,據AC尼爾森統計的數據,一季度好時中國在終端銷售仍有5%的增長。
今年初,該公司國際事務總裁BertAlfonso在一個分析師會議上表示,今年他們在中國區的巧克力銷量額將增長35%至4.5億美元。據習樂施透露,市場增長點恰恰在於其去年併購的金絲猴上。「金絲猴有很強的分銷網絡,這不僅讓我們有機會融合現有品牌更好地進行分銷,同時還可以提升產能。」事實上,該公司上月剛引進中國的新品貝客詩,便是在金絲猴的生產線進行分裝的。此外,這種融合未來可能更多體現在渠道方面。施朗飛透露,今年年底前,好時的產品會更多進入三四線城市,他們已經有非常詳細的計劃。
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巧克力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巧克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巧克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