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汽車製造行業分析報告 >> 未來汽車製造業競爭格局會是智能化、網際網路

未來汽車製造業競爭格局會是智能化、網際網路

2014-10-16 11:23: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我們都知道汽車行業已近從機械1.0時代和電子2.0時代現在是進入了3.0時代,在未來汽車製造業競爭格局會是智能化、網際網路!智能車載系統及自動駕駛技術必將引發一場革命,以汽車製造技術為代表的工業技術和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勢必將緊密融合,從而推動汽車行業技術創新。

  車載智能終端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下一個重量級終端。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穿戴式智能設備後,智能車載終端有望成為下一個重量級移動網際網路應用介質。移動平台之爭已經從手機、平板電腦、穿戴式智能設備延伸到車載解決方案。車載智能終端目前可通過3G網絡直連或藉助智慧型手機接入移動網際網路。

  傳統汽車企業布局智能車載系統市場。如今影音娛樂這樣的功能似乎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用車需求,因此,沃爾沃SENSUS、寶馬互聯駕駛、別克安吉星、雪鐵龍Connect等智能車聯網系統應運而生。而在中國,目前至少有一汽、上汽、吉利、比亞迪、奇瑞、長安、華晨等七家自主品牌企業推出了自主研發的車聯網系統和產品。

  IT廠商正在積極進軍智能車載系統市場。谷歌和蘋果已積極推出智能車載系統, 谷歌AndroidAuto與蘋果iOSCarPlay車載系統均採用不依賴單獨硬體設計,通過智慧型手機與汽車接口連接來實現。不論是AndroidAuto還是iOSCarPlay,都是將手機系統映射到車載觸控螢幕上,實現各種功能操作,車載觸控螢幕和車載智能終端已逐漸被視為智慧型手機的延伸。

  車聯網大數據驅動智能汽車發展。所謂車聯網,是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網際網路為基礎,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在車-X(X:車、路、行人及網際網路等)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的大系統網絡,是能夠實現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網絡,是物聯網技術在交通系統領域的典型應用。車聯網催生大數據汽車應用,其中蘊含著的巨大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汽車用戶的駕駛線路、駕駛行為以及出行習慣等具有海量信息,將這些海量數據匯總歸納,就形成了車聯網大數據,基於車輛網大數據可為汽車用戶提供諸如智慧交通最優路線規劃、基於位置服務(LBS)的即時信息(優惠、團購)推送、智能家居遠程遙控、車輛遠程監測遙控等服務。

  自動駕駛技術助力構建未來智慧交通。雖然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和車聯網發展緩慢,商業模式尚未形成,但自動駕駛技術和車聯網仍將成為智能交通發展的主要動力。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在加州已合法上路;百度近日也啟動了「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計劃。據悉,該汽車可自動識別交通指示牌和行車信息,具備雷達、相機、全球衛星導航等電子設施,並安裝同步傳感器。車主只要嚮導航系統輸入目的地,汽車即可自動行駛,前往目的地。奔馳、通用等廠商均明確無人駕駛汽車已無技術難點,3-5年內將推出實際產品。眾多消息似乎預示著自動駕駛汽車時代即將來臨。

  基於無人駕駛技術的智慧交通建設將在未來極大地減少交通事故,緩解交通擁堵並減少燃油消耗,符合國家推行的節能減排政策與智慧城市的發展戰略。在技術投入和政策導向上,建議加大對如衛星導航、無線網絡、傳感器、智能終端軟體、雲計算和大數據處理系統等未來智慧交通領域的傾斜力度。

  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和車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是兩大發展趨勢。車聯網將在2020年左右到被廣泛應用,屆時車車通信與安全控制、車路通信與安全控制將完美詮釋自動駕駛技術。車聯網技術在使汽車智能化的同時,也提高了車輛的安全性和環保性。在政策扶持和汽車技術突破的推動下,智能汽車產業化步伐迎來提速機遇,並催生硬體終端、傳感器、運營服務在內的車聯網市場空間迅速膨脹,潛在規模達到千億級別。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13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3741萬輛,汽車年產量約為2200萬輛,智能車載終端在未來擁有巨大發展潛力,預計到2020年我國車聯網用戶滲透率有望突破30%,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

更多汽車製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製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