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蒿素的發明國,中國的青蒿素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卻是配角,占國際市場份額不到10%。青蒿素抗瘧疾藥物是國際上公認的中國創新藥物,也是對人類健康作出重大貢獻的中國創新藥物。以下對青蒿素行業投資分析。
青蒿素行業投資分析,2012年國內青蒿素企業的生產成本在2500~2700元/公斤之間,但同期青蒿素的銷售價格和出口價格僅在2000~2100元/公斤左右。青蒿素行業分析指出,2017年青蒿素銷售3.40萬公斤,其中:內銷青蒿素1.20萬公斤,出口青蒿素2.2萬公斤;2018年青蒿素銷售1.6萬公斤,其中內銷青蒿素1500公斤,出口青蒿素1.45萬公斤。
青蒿素有治療癌症的潛力,目前,國內包括華立藥業等青蒿素企業都在與國外聯合開發青蒿素的新適應症藥 物,並且有的已經進入一期臨床階段。如果能拓展青蒿素的適應症,則其終端市場將急劇放大,大大超過目前抗瘧藥15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有利于于青蒿產業向縱深發展。現從兩大方向來分析青蒿素行業投資。
青蒿素耐藥性研究尚處早期階段,治療紅斑狼瘡臨床存在一定失敗,風險。青蒿素行業投資分析,國產青蒿素製劑專利旁落,面臨世衛組織預審門檻,難以在國際市場放量,對上市公司業績影響尚小青蒿素的行業特徵就決定了無論是原料藥還是製劑的盈利性都比較弱。
青蒿素行業投資分析,中國地方債供給高峰正如期而至,而在包商銀行被接管後,隨著債券投資機構風險偏好下降,疊加中國央行大力度的資金投放,地方債和利率債或許正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現在資金淤積在銀行間,加上市場規避信用風險,這些市場條件有助於國債、地方債的需求。
青蒿素行業投資分析,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外權威專家的高度認可。
更多青蒿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青蒿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