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汽車製造業平均每年以24.5%的速度增長,這就急需培養大量的汽車專業人才。汽修行業的技術骨幹高級技師中98%是職業學校的畢業生,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是我國技能型緊缺人才專業。以下對汽修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汽車維修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行業,人員的素質提升是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加強從業人員的管理特別是加強高技術維修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但長期以來,這被認為這是行業管理的短板,其中涉及政策障礙,因為信息不公開,更多的培養其實是在體系內部開展。
目前建立的制度包括強制類的從業制度,還有引導類的制度,與市場需求的結合都不夠緊密,不夠滿足維修的需要,下一步將對這項工作進行改革,總的思路就是「去行政化」。真正從市場需求出發,充分利用社會化力量,採用市場化方式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和評價體系的改革。最終要建立一個以維修技術人員為核心的企業許可制度。
在國外的維修企業許可的核心是看有沒有相應技術能力的從業人員,而國內更多是看設備,所以下一步要調整這一方向。當然,這是一個系統化的工作,可能需要從頂層設計開始做起。這項工作更加需要社會化力量的投入、參加,我們對此持開放態度,主機廠要參與,希望各個方面共同參與進來,實現對這項工作的改進、提升。
2016 年,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量市場前五名分別為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和韓國。其中,排名首位的中國2016 年產量為2,811.88 萬輛,遠高於其他的汽車生產國家。
2016 年全球汽車銷量為8,967.80 萬輛,較上年同比增長4.66%,主要增長點為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和繼續穩健增長的美國市場。在銷售總量上,中國繼續領先美國,保持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稱號。歐洲各國繼續保持良性的增長趨勢,如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和荷蘭等國家的增長率均保持在15%以上。日本受低迷經濟環境影響,保持負增長。除此之外,其他新興的汽車市場如印度及東南亞市場,增長率亦保持溫和的增長態勢。
從絕對的汽車保有量來看,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法國為全球汽車保有量最多的五個國家。中國在2010 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汽車保有量排名第二的國家,截至2016 年末,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9,400.00 萬輛。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迫使我們制定一套更加完善的制度來規範市場的行為道德,特別是要針對類似汽車維修這種強調技術和服務的勞動力密集型行業。近年來,汽車維修行業的市場已經初具規模,同時出台了一些汽車維修行業的規則,但是由於主客觀原因的限制,有些規則並沒有被企業真正的執行貫徹,所以這些規則仍需根據社會經濟體制方面的需要,對其進一步的完善。此外,還應該對汽車維修的管理方面進行調整,充實內容,並且針對汽車維修行業建立相關的誠信機構,完善行業規則,以此慢慢實現依法治理的目標,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完善我國汽車維修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管理,並與已開發國家接軌。
汽車維修行業的維修質量問題其實不單單是整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源,同時也是汽車維修行業一項非常重要的管理目標。因此,在對汽車維修方面的管理實施過程當中,應該一直把提高維修質量作為整個過程的核心內容。建立一個更加健全、強大的汽車維修質量監督檢查體系,嚴格管理監督是否符合維修的質量要求,並且應該正確指導一些各方麵條件都比較優越的企業以及社會資源,從而建立不同級別的汽車維修檢查綜合站點,加大對汽車維修企業的監管力度。與此同時還應積極學習已開發國家的汽車維修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手段,促進我國的汽修企業管理模式早日和國際接軌。
汽車維修市場高科技化進程的加快使傳統的汽車維修企業正在被現代化的汽車維修企業所替代。高科技的維修設備、高技術的人員、現代化的管理等正在接管往日落後、陳舊的汽車維修企業,並給企業帶來了新鮮的活力和生命,推動著汽車維修市場的進步發展。以上對汽修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更多汽修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修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