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商貿報告 >> 三元 >> 2025年三元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三元主業大本營失守 液態奶收入下滑欲轉型冰淇淋和奶粉

  三元引以為豪的液態奶在大本營遭遇收入下滑、扭虧為盈靠政府補貼,這為三元提出了尋找新利潤引擎的要求,於是三元最近從雀巢挖腳高管為新收購的艾萊發喜「排兵布陣」,又擴大奶粉產能強化增速較快業務,三元的新動作表明了轉型的決心,但是成效如何,仍是未知數。

三元主業大本營失守 液態奶收入下滑欲轉型冰淇淋和奶粉

  冰淇淋和奶粉野心

  一份新的人事任命暴露了三元深耕冰淇淋業務的決心。三元在6月28日的董事會上決定聘任歐陽凱為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這一任命獲得董事會全票通過。

  歐陽凱的過往工作經歷一直是圍繞冰淇淋業務展開。他曾歷任廣州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雀巢(中國)有限公司業務優化項目協調員、雀巢冰淇淋及冷凍食品華南區市場部經理和銷售及分銷經理、雀巢冰淇淋及冷凍食品華南及華北區區域經理等,最近的職務是雀巢(中國)有限公司食品飲料部副總裁、冰淇淋及冷凍食品業務單位總監。

  「任命經驗豐富的人作為副總經理,可見三元要對冰淇淋業務大展拳腳了。」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如是稱。

  三元冰淇淋業務的主力是新近收購的八喜母公司艾萊發喜。今年初,三元宣布將以13.05億元的交易作價收購大股東首農集團旗下的艾萊發喜90%股權。

  除了冰淇淋業務,奶粉也正在成為三元另一個重點扶持的業務。就在本月初,三元(河北)工業園開園投產,這個新工廠可實現年產乳粉4萬噸及各類液態奶25萬噸。其中,工業園建成了10條乳粉生產線,這是三元奶粉當前產能的4倍。

  主業失守大本營

  有數據顯示,三元之所以對冰淇淋和奶粉兩大業務如此「上心」並不奇怪。

  艾萊發喜的業績數據顯示,公司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9月營業收入分別為7.86億元、8.71億元和8.1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3267萬元、7528萬元和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三元股份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遠不及艾萊發喜,財報顯示,三元股份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9月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2.27億元、5328萬元和3882萬元。這意味著在交易完成後,艾萊發喜將能美化三元的業績數據。

  奶粉業務板塊的增速在三元的所有業務中較為突出。該公司2015年財報顯示,去年三元整體乳製品營收44.01億元,相比2014年下滑0.63%;其中液態奶營收32.1億元,同比下滑2.33%。一個數據便能說明問題,北京一直是三元的大本營,但2015年三元在北京地區的營業收入也出現4.59%的下滑。

  淨利潤方面,三元去年錄得0.78億元,同比增長了43.68%。但是該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568萬元。實際上,政府補貼一直是三元得以盈利的源頭所在,2014年三元就是憑藉政府補貼和賣地收入實現了扭虧為盈。

  下一站在哪兒

  實際上,乳企競爭加劇,錢越來越難掙已是不爭的事實。據乳業專家宋亮介紹,作為老牌乳企,三元也開始了轉型之路,此前該公司已經完成了事業部的改制,撤銷了液態奶事業部,設立了常溫奶和低溫奶兩個事業部,保留了奶粉事業部。在低溫方面,除了高端巴氏奶以外,冰淇淋也是新事業部的重頭戲。

  宋亮認可了三元押寶冰淇淋和奶粉兩大業務板塊的戰略。「高端冰淇淋行業近些年保持了30%的行業增速,艾萊發喜已經擁有了較為穩固的品牌和市場基礎;奶粉業務板塊今年也保持了高於行業的增速,預計今年能夠達到20%的增速,至少這兩個業務板塊可以為三元帶來業績上的貢獻。」宋亮如是說。

  奶粉方面,基數小、區域窄是三元奶粉的發展現狀,此外,奶粉行業增速放緩和大整合也從大環境上給了三元奶粉壓力。由此,業內人士總結,相比基礎略薄弱的奶粉事業部,冰淇淋將成為三元第一個利潤增長引擎,且短期內二者都能成為三元的「功臣」,但是從長遠看,三元能否獲利於二者,就要看三元的功夫有多深了。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乳粉行業市場調查分析表報告

未來兩年三元材料供不應求 建議關注供需缺口的商機

  三元材料強者恆強,關注有技術和資金實力的公司。從供給端來看,我們統計了2015年國內前十大三元材料廠商的產能並對其未來的產能規劃及投放進度做了初步預測。目前國內三元材料的供應較為集中,湖南杉杉、廈門鎢業、寧波金和、深圳振華以及新鄉天力這前五家企業市占率達到了67%左右,前十大廠商2015年的市占率在80%左右,相對於2014年的89%有所下降。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2013年國內新設的三元材料廠開始放量,大家一致看好三元材料在動力電池上的應用,由於三元動力的體量仍較小,因此電池企業並未形成穩定的供應鏈,小型三元材料企業憑藉低價、靈活等優勢搶占了部分市場。同時我們認為電池材料本身是一個重技術、重資金的行業,例如當升科技4000噸多元正極材料項目的投資額達2.4億元,建設周期2年左右,整個投資回報期長達6.8 年。隨著三元電池產業鏈的穩定與成熟,下游電芯及整車企業對材料供應的穩定性、質量的保證以及品牌越發看重,兼具技術與資金優勢的大企業相對於跟風的小企業將擁有顯著優勢,未來大企業整體的市場份額有望保持甚至擴大。

  國內前十大三元材料企業產能規劃預測

  根據對未來三元材料企業發展趨勢的分析,我們判斷未來國內三元材料龍頭企業產能占比仍能維持在較高水平,參考2015年79%的產能占比,我們預測未來前十大企業的產能占比基本維持在80%左右,並據此測算出國內三元材料的總產能。而根據高工鋰電資料,2015年NCM中18%用於動力電池,EVTank則預測到2017年動力電池占比能達到50%左右,我們據測推斷未來兩年動力電池在三元材料應用中的占比分別為36%和50%,同時測算出2016年、2017三元材料動力部分的整體產能在14000噸和25000噸左右。

  國內三元動力電池產能測算

  三元材料有效供給不足,供需缺口仍將持續擴大。根據上文對國內動力三元材料需求及產能的預測結果,我們試算不同產能利用率下三元材料的供需缺口。2015 年屬於鋰電池爆發的元年,鋰電材料整體處於極度緊缺的狀態,三元材料也不例外。而2016年經過一段時間的緩衝,部分新產能投放,整體的供需情況稍有改善,但仍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2017年根據我們預測動力三元材料的需求量將達到22558噸,增速達到高點的84%,而整體的有效產能預估在25000 噸左右,整體產能利用率要達到91.84%才能進入供需平衡狀態。而根據我們估算,2015年龍頭企業湖南杉杉的三元產能利用率在83%左右,新鄉天力鋰能三元產能利用率在60%左右,整體的產能利用率應該在70%左右。

  而隨著新產能的投放,產能達產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而16年、17年恰恰是新產能建設的高峰期,我們樂觀預測16年有效產能利用率在60%左右,而17年產能利用率上升至70%,即供給為17194噸,這兩年對應的三元材料供需缺口可能達到3800噸和5300噸。而從價格來看,三元材料NCM523的價格從2015年一季度來已經持續上漲,目前維持在16萬元/噸的水平,漲幅接近50%。隨著需求的爆發以及產能擴張受限,未來兩年三元材料供不應求的局面仍有望維持,建議投資者高度關注三元材料供需缺口帶來的投資機會。

三元材料

       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三元材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三元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三元相關排行

三元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三元精選報告、三元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三元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三元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