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奇虎360殺毒軟體的介入,中國軟體行業狀況急劇變化:360在短短的一季內就趕超了國內其他殺毒軟體,結束了瑞星連續九年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歷史。2012-2016年中國殺毒軟體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殺毒軟體已是風雲變幻。那麼我們怎麼通過微觀經濟學的知識認識殺毒軟體行業呢?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殺毒軟體行業的現狀:
第一、殺軟行業的成本測度:殺軟高利潤、高風險分析:
1、高利潤分析:
殺軟行業的市場價值已經達到幾十億元,遠遠超過了大部分軟體行業。下面我們分析一下殺軟行業高利潤的原因:
人才技術壁壘的存在:我國的軟體行業發展不到30年,而殺軟行業發展時間更是不到20年,國內計算機專業人員相對短缺,殺毒技術對於國內IT行業的生產者來說更是一個巨大的門檻,直到2000年,國內也只存在江民、瑞星、金山等少數幾家殺毒廠商,而其中也只有金山突破了殺毒軟體的關鍵技術——查毒引擎技術,其他公司一直使用國外的查毒引擎(直到現在這種情況依然難以改變。)技術門檻、技術人員缺乏形成了殺軟行業的進入壁壘:這也為那些殺軟廠商增強了壟斷勢力,國內殺軟行業經歷了完全壟斷、寡頭壟斷階段,壟斷廠商可以通過生產較少的殺毒軟體將其價格定的更高一些。 替代品較少:在軟體行業,我們可以把盜版軟體看做正版軟體的替代品,正因為盜版軟體的存在,使得很多消費者放棄了正版軟體。這也影響了正版軟體生產廠商的盈利。但是,市場上一直流傳一種說法,任何軟體都可以用盜版,唯獨殺毒軟體不能用盜版。(盜版的殺毒軟體殺毒能力相當差。)所以,殺軟廠商不必面對盜版問題(當然,也有一小部分消費者在用盜版殺毒軟體),這也意味著殺毒軟體的替代品很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殺毒廠商的壟斷勢力,壟斷廠商從中謀取了高額利潤。
2高風險分析:
儘管殺軟行業利潤很高,但殺軟廠商卻少之又少。目前國內的殺毒行業主要以奇虎360、瑞星、金山毒霸、江民、卡巴斯基(國外殺毒軟體)等幾個產品為主,其中,前五名的殺毒軟體占去了90%的市場份額。那麼,為什麼投資者大多不敢進入殺軟行業呢?這也許與殺軟行業的高風險特點有關。下面我們分析一下殺軟行業高風險的原因:一般來說,軟體行業的支出大部分為沉沒成本。前期開發階段的這部分支出是無法收回的,一旦開發出來,企業就會想盡辦法出售儘可能多的軟體以收回其成本。由於沉沒成本的存在,軟體行業的風險特別高。生產者很難預料能賣出多少拷貝軟體,也無法知道能否收回成本實現盈利。殺毒軟體更是如此,並且,由於技術上的困難,殺毒軟體比其他軟體開發更為困難。因此,其沉沒成本也會更大,風險也就會更高。這也是為什麼大多資本徘徊於殺軟行業的門檻而不敢進入的原因。第二、三級價格歧視的存在:同一個殺軟廠商竟然推出多種殺軟分析:三級價格歧視即根據需求曲線的不同,將消費者分為兩組或更多組,並對不同組索取不同的價格。
那麼,殺毒軟體市場是怎樣將消費者分組的呢?我們以金山毒霸為例,金山毒霸殺毒軟體分為校園版、廣告版、標準版、高級版、極速版。其中校園版主要針對學生和教育工作者,為免費版本,廣告版主要針對低端消費者,同樣為免費軟體。而標準版、高級版、極速版針對的消費群體也不相同,價格也不相同。其主要是根據不同版本的的功能差異來定價的,從而進一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有些版本省去了一些程序和功能。
我們知道,殺毒軟體行業的投入主要是沉沒成本。在殺毒廠商推出軟體之前,軟體的各種功能已經開發出來了,比如,查毒、殺毒、防毒、被損文件的修復、垃圾軟體的清理等。 這些功能一旦開發出來,拷貝的成本很低,那麼,為什麼殺毒廠商不直接將這些功能添加到每一個拷貝軟體上呢?而是,將殺毒軟體分成幾個版本,將不同的版本添加不同的功能。因為這樣做是有利可圖的,這是三級價格歧視在發揮作用。這種形式將消費者分為不同的組,從而滿足他們的不同價格需求,以實現市場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
既然三級價格歧視可行,那麼廠商怎樣決定對各組消費者各要價多少呢?我們進行一下考慮:
S1:我們知道不管殺毒廠商生產多少,軟體總產量總是要在各組消費者之間分配,因而各組的邊際收益是相等的,否則,廠商不可能實現利潤最大化。比如,如果高級版金山毒霸軟體的邊際收益MR1大於極速版的邊際收益MR2,很顯然,金山公司可以將產量從極速版轉移到高級版而獲益。它會通過降低高級版的價格、提高極速版的價格來做到這一點。最終,使得兩組的邊際收益相等。
S2:具有較低需求彈性的消費者將被索要較高的價格,具有較高價格彈性的消費者會被索要較低的價格。因此,個人家庭版的殺毒軟體的價格要比企業商用版的價格低得多。
第三、範圍經濟的存在:「殺毒行業」正在轉變為「安全行業」
現在殺軟行業已不再僅僅做殺毒軟體了,而是同時做一些其它的安全產品,殺軟行業也正在向IT安全行業轉變。比如:塞克鐵門涉足文件加密領域;金山公司不僅僅有金山毒霸(專門查殺「病毒」),還推出了專門查殺、防範「木馬」的金山網盾、金山密保、金山安全衛士(注意:「木馬」和「病毒」完全不同,殺毒軟體與查馬、防馬的軟體也完全不同,但都屬於IT安全產品。在此不做詳細介紹。),我們知道,廠商追求的絕對不是維護消費者的利益,而是賺取更多的利潤,那麼聯合生產到底有什麼利潤可圖呢?
我們以金山公司的金山毒霸(查殺病毒)和金山衛士(查殺木馬)兩種產品做一下分析: 金山公司的金山毒霸和金山衛士面臨著下圖中的「產品轉換曲線」
如果該「產品轉換曲線」是一條直線,那麼聯合生產不會承擔任何收益(或損失),一個專業生產查殺木馬軟體的公司(比如生產「木馬清道夫」的「風雲谷科技有限公司」)與一個專業生產查殺病毒軟體的公司(如生產江民軟體的「江民科技有限公司」),可以生產出與金山公司相同的產出。然而,由於聯合生產通常具有是單個企業能以相同的資源比兩個單獨生產的企業生產出更多的查殺病毒、查殺木馬軟體的優勢,從而產品轉換曲線向外彎曲(呈凹形)。這些生產優勢包括:共享管理資源,共享研發人員;共享銷售渠道;共享一些專利技術(比如殺毒軟體與查殺木馬軟體都需要查毒引擎、雲計算技術等)。
第四、壟斷勢力的存在:免費與收費殺軟的PK
2008年,奇虎360推出免費殺軟,打破了殺毒軟體行業的傳統收費,360也因此迅速占領了國內殺軟行業的大半江山,截止到2010年5月,其市場占有率達到77%,但時至今日,360依然沒有因為免費,而占領國內殺軟行業的全部市場,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首先分析360市場占有率能夠迅猛增長的原因:設國內殺軟市場只有360、瑞星、金山毒霸、江民四大廠商,每年各生產0.5億套殺毒軟體,則每年總共生產2億套殺軟,價格都為150元/套,此時市場處於均衡狀態,假設此時的市場需求彈性為 -1.5。
可以預計這種情況下,其銷售量將擴大到4.5億套,而當整個市場降低為100元/套時,其銷售量只能擴大到0.75億套,顯然,4.5億套遠遠大於0.75億套。
因此,360殺軟推出免費殺軟(價格降低為0元)後,市場占有量迅速擴達到70%以上。 然後,我們分析360為什麼不能夠占領國內全部市場:殺毒軟體市場不同於完全競爭市場,該行業存在著一定的壟斷勢力。各殺軟面臨這一條比市場需求曲線彈性更大的需求曲線。但也不是完全競爭的廠商面臨的那種無窮大彈性的需求曲線,因此,某個殺軟不會因為提價,而銷售量降為0套,也不會因為降價,而銷售量擴大到正無窮大。第一,其他殺軟與360殺軟有所不同,包括查殺速度(金山明顯占優勢)、占內存的大小(木馬清道夫占內存最小)、漏殺率的大小(金山漏殺率最小)、誤報率的大小、主動防禦功能(東方微點主動防禦技術最先進)。因此,有些消費者願意花錢去買收費軟體,而不使用免費的360殺毒。第二,其他廠商推出一些優惠措施,如降價(但不是永久免費)、提供試用期(比如:瑞星試用半年、金山試用3個月、木馬清道夫試用10天)。
也正是因為壟斷勢力的存在,使得360永久免費殺軟沒有占領全部市場。
更多殺毒軟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殺毒軟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