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是指應用穿戴式技術對日常穿戴進行智能化配置的設備,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智能化浪潮的到來,智能可穿戴設備也在飛速發展著,2018年出貨量達到7321萬隻,以下是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智能可穿戴設備主要包括智能手環、智能手錶、智能服飾、智能眼鏡等。其中智能手環的功能較為簡單,且價格較為便宜,普及程度最高,智能手錶為例17銷量爆發,達到620萬隻。2018年我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7321萬隻,現從三個方面分析設備行業發展趨勢:
設備行業分析指出,得益於可穿戴設備種類的增加、產品技術的漸趨成熟、用戶體驗的提升、價格的下降以及各大廠商的積極投入研發,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井噴期。根據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7321萬台,同比增長28.5%,其中,第四季度出貨量為2269萬台,同比增長30.4%。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1950萬台,同比增長 34.7%。相對於不斷下滑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趨勢。
從品類分布來看,蘋果、小米、華為分列出貨量前三。統計數據稱,蘋果第二季出貨量為1620萬台可穿戴設備,市場份額為27.4%,高於上年同期的1330萬台/29.6%的數據。當然,這看似強大的數據下也有隱憂,儘管蘋果的出貨量巨大,但它的市場份額是下滑的,這意味著蘋果的市場份額正在被競爭對手蠶食。Apple Watch是蘋果這份成績單的主要貢獻者,出貨量達到1040萬台。數據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醫療機構採用第四代Apple Watch,這已經「開了一個非常強勁的頭」,預計將繼續增長。
設備行業發展趨勢指出,智能穿戴的目的是探索一種全新的人機互動方式,通過智能設備穿戴在人體之上這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專屬的、個性化的服務。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低功耗晶片、柔性電路板等穿戴設備核心硬體技術的成熟,部分穿戴設備已經從概念化的設想逐漸走向商用化,新式的穿戴設備不斷推出。
目前,我國市場上主要的可穿戴產品形態各異,主要包括智能眼鏡、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意念控制、健康穿戴、體感控制、物品追蹤等。其中,醫療衛生、信息娛樂、運動健康是熱點;產品功能方面,互聯(NFC、Wifi、藍牙、無線)、人機接口(語音、體感)、傳感(骨傳感、人臉識別、地理定位、各類傳感器)是該類產品必不可少的功能。
受應用領域需求向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重大裝備有所突破、產業結構調整過程明顯加快等利好因素影響,我國已進入世界電力裝備製造大國行列。未來隨著國家不斷增大對電源、電網的建設投入,電力設備的市場需求還將明顯增長,以上便是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