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是一種海鮮,有養殖和天然的,廣泛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石斑魚肉質鮮美,口感豐富,營養價值也很高,是許多家長給小孩子吃的首選。截止2021年我國石斑魚市場銷量達到192億元,養殖銷量比海洋捕撈的銷量高出1.2%,預計養殖的石斑魚未來將比海洋捕撈的石斑魚更受市場歡迎。下面就跟隨筆者來看下石斑魚行業發展現狀。石斑魚養殖技術匯總具體情況也一起了解一下。
我國石斑魚主要來源於捕撈和養殖。在2016年前,石斑魚主要來源於捕撈,但隨著政府大力支持海洋資源可再生髮展,石斑魚捕撈量持續下降,自2016年的12.6萬噸到2021年的9.2萬噸。自2017年起,石斑魚養殖產量占比超越捕撈量,在2021年養殖產量占比將近七成。
從養殖的石斑魚來看,我國石斑魚養殖存在產業集聚的情況,主要養殖石斑魚的地區為廣東、海南、福建。2021年廣東省石斑魚海水養殖產量最多,達到7.77萬噸;海南和福建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產量分別為6.63萬噸和3.41萬噸。
從海洋捕撈的石斑魚來看,海洋捕撈主要集中在海南、廣東、福建三省,此外廣西、遼寧、浙江的捕撈量也不存,分別都有數千噸,而最後的江蘇僅僅只有25噸。2021年海南省以36259噸,位居全國第一,廣東以36190噸,居全國第二,其次是福建,石斑魚捕撈量為18983噸。
目前,我國石斑魚主要來自養殖和捕撈。近四年來,隨著國家對海洋保護重視程度不斷加深,石斑魚養殖產量上升,捕撈量下降,並且在2017年石斑魚養殖產量大於捕撈產量。根據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我國石斑魚養殖產量占總產量的比重上升至67.63%,捕撈產量占總產量的比重下降至32.37%。
石斑魚養殖技術目前只有三種,分別是池塘養殖、近岸淺海網箱養殖、工廠化養殖。
1、池塘養殖
是根據普通養魚的方式改動來的,其初期就是用魚箱在水裡養殖,方便觀察管理,等其適應以後再放入池塘裡面養殖,這樣成活率會高很多。魚箱裡面的養殖時間大概在半個月左右,再長他們就會適應箱子裡的養殖了,不利於育肥。且在池塘養殖石斑魚的時候最好可以混養一些其它的品種,這樣能保證石斑魚生長的比較好,像鰱魚、對蝦之類的都可以考慮下。
2、近岸淺海網箱養殖
是沿海地區比較常見的養殖方式,其難度在於如果找到優質的養殖基地,這對石斑魚的後期質量影響很大。其主要對水質、底質、水流速度及深度、風浪等方面去考慮,當這些都比較合適的時候,就選擇漂浮物,下方魚箱進行養殖。這個要尤其注意密度,因為密度大了會導致石斑魚互相攻擊,一般3*3*3大小的箱子放置5-10厘米的幼苗600尾左右,後期需要適當的減少。
3、工廠化養殖
是比較科技化的一種養殖方式,科技含量高的同時,資金需求也會比較多,但是養殖戶比較輕鬆,主要是巡查時間會比較多。其原理就是場產卵、孵化、飼養、出欄一條龍的服務,且都有對應的養殖池,還有隔離池等設備。水質和環境和按自己的需求去調整,養出來的質量相對會好很多,高投資帶來的回報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石斑魚行業發展現狀以及石斑魚養殖技術匯總的大致介紹了,如需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石斑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斑魚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