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我國石化裝備行業發展趨勢之前,先來看下石油裝備是用來做什麼的?石油設備主要用於石油、天然氣、煤層氣等初級能源的開採,石油、天然氣、煤層氣等行業的發展將決定石油設備行業的發展。下文是對2015年我國石化裝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雖然我國石化裝備產業已經形成門類齊全、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存在大型骨幹企業較少、自主創新尤其是原始創新能力不強、工藝與裝備開發脫節、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集中度低等問題,在速度和效益、規模和素質、數量和質量等方面矛盾日益突出,未從根本上改變粗放式發展模式,不足以支撐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
2015年我國石化裝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5年,在GDP增幅七上八下的國內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石油石化裝備行業同時面臨國際油價每桶50美元左右低價波動和國內三大油公司投資進一步壓縮(約20~40%)的雙重影響,行業發展前景更顯嚴峻。回顧2014年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年度總指標總體上好於2013年,但年中月度指標是前高后低,呈下行趨勢,這種趨勢將會向2015年延續。
因此,我國石油石化裝備行業2015年經濟下行壓力會有所加大,市場會因為國內國外不同需求的影響而出現結構性分化。更多最新石化裝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石化裝備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比如:海洋工程裝備2014年同比增速高於其他分行業,但2015年未必能延續2014年的增長趨勢,因為海工裝備市場因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而受到影響,2014年全球海工船新接訂單數量同比劇降44%,總價值下降超過30%,勢必對2015年的海工裝備市場帶來重大衝擊;國內非常規油氣及低滲透油氣田的開發如能實現規劃目標,則將會加大投入,石油鑽采設備市場能夠維持一定的增長;國家加大治理霧霾的力度,勢必提高天然氣和原油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提高成品油的質量等級,這將為天然氣開發與利用裝備、煉油化工設備以及金屬壓力容器製造等提供更大的市場機會;此外,隨著國家對企業「走出去」政策的制訂和資金支持,具有優良性價比的石油裝備若能開拓更大的國際市場,則能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得到更大的發展。
進軍海上油氣勘探開發,大力提高深水油氣產量。
全球海洋油氣資源非常豐富,其中大陸架資源量約占60%,深水、超深水約占30%。海上油氣勘探開發,特別是深海,已經成為世界油氣勘探的重點方向;我國近十年油氣增量的60%以上來自海洋。
目前中海油近海油氣勘探開發的年投資已超過1000億元,實現了5000萬噸油當量產量,將向6500萬噸油當量發展。要實現1500萬噸的淨增長絕非易事,在常規海上油氣田每年遞增10-20%的情況下,實際是要實現每年新增2500萬噸、3000萬噸的增量。如何增加海上油氣產量,主要方向是向深海(水深在300米以上)和遠海發展,而且會越來越難以開採,因此投資將會有成倍地增長。我國南海的油氣地質儲量超過220億噸,加快南海油氣資源的開發,也是維護我國海洋主權的一個主要表現。遠海雖然受到國際關係的影響,但是一個大市場,也是是世界的大趨勢。
總之,由於市場出現結構性分化,企業會因為行業不同、企業規模不同和企業經濟類型不同以及其他原因而出現發展不平衡的情況。2015年,我國石油石化設備行業總體發展趨勢是在經濟新常態下抓住發展機會,以天然氣(含非常規)開發利用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裝備、先進節能環保裝備為重點,以穩住國內市場、規避貿易壁壘開拓國際市場為方向,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通過轉型升級、提升增效、機制創新等措施,加快由傳統製造型企業向現代化製造服務型企業轉變,延長研發、製造、服務和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等產業鏈,進而在新形勢下穩中求進,取得較快的發展。
綜合分析,預測石油石化裝備行業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的同比增速在8%左右。
在市場需求方面,僅在2011年,國際深水油氣投資達330億美元,海底裝置投入125億美元。目前國際海洋工程裝備年需求量400億~500億美元。
海洋油氣開發熱潮刺激了海工裝備市場的繁榮,預計到2015年,海洋工程裝備需求2765億美元,其中更新改裝需求1700億美元,新增裝備需求1065億美元。中海油在「十二五」期間為增加油氣產能3570萬方,計劃投資2500~3000億元,其中設備投資800~1000億元,結構件用鋼91萬噸,建設海管1500公里。
更多石化裝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化裝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