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負極材料總產量為7.7萬噸,同比增長16.7%。其中人造石墨的產量為5.4萬噸,占比70.1%。2018年以來,國內球化石墨市場表現良好,各家出貨情況明顯好於上年。以下對石墨行業現狀分析。
石墨行業現狀分析,我國石墨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其中東部地區石墨資源較為集中。截止2017年底,我國查明石墨資源儲量3.6 億噸。石墨行業分析指出,其中,晶質石墨資源儲量近3億噸,基礎儲量0.7億噸,礦區147處,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四川、山西、山東、河南六省,黑龍江省位居首位,占全國查明資源儲量的43%。隱晶質石墨查明資源儲量0.6億噸,基礎儲量0.2億噸,礦區34處,主要分布在福建、內蒙古、遼寧。
我國晶質石墨查明資源儲量各省市分布
我國的石墨產業還沒有擺脫計劃經濟體制的礦產資源產業的櫃架,基本上還只是採選工藝生產初級原料的行業。產業體制的落後,再加上國際國內市場對石墨資源需求的增長,出現國內石墨礦產無序開採,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惡性競爭,效益低下,資金匱乏的被動局面。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出現了產量、出口量大幅上升,而價格大幅下滑,產業整體效益降低的反常局面。
石墨行業現狀分析,2011~2015年,世界天然石墨產量基本保持穩定。我國產量長期穩居世界第一,2015年,我國石墨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65.5%;印度石墨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4%,石墨開發主要在奧瑞薩邦和拉賈 斯坦邦,奧瑞薩邦石墨產量占65%~75%。巴西、土耳其、朝鮮、加拿大產量列3~5位,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6.7%、2.7%、2.5%、2.5%,其中,巴西國家石墨有限公司為巴西主要石墨生產商,也是世界天然晶質石墨的最大生產商之一。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石墨消費國,約占世界消費總量的50%,其他主要石墨消費國包括日本、美國、德國、韓國、法國和英國等,約占世界消費總量的30%。石墨行業現狀預計未來石墨消費的主要增長領域是高技術產業,如光伏、半導體材料、鋰電池、燃料電池等領域。由於各國工業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石墨消費結構也不盡相同。2015年,美國消費天然石墨6.6萬t, 主要用於制動襯片、鑄造、潤滑劑、耐火材料和煉鋼等領域。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歐盟國家的工 業受到衝擊,從而對原材料的需求降低,天然石墨消費量呈下降趨勢。歐盟國家電極工業使用石墨量最大,其次是耐火材料、石墨板材工業、潤滑劑、鑄造、電池等領域。
美國、歐盟國家、中國、日本和韓國是世界主要石墨消費國,其中美國、日本和韓國石墨主要進口來源均是中國。石墨行業現狀分析,2015年,美國有90多個石墨製品企業,天然石墨完全依賴進口,天然石墨進口量約為6.6萬t,主要進口自加拿大、中國,出口量約為1.2萬t。歐盟國家天然石墨主要依賴進口,每年進口石墨約10萬t,其中德國是天然石墨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但其國內僅是少量開採,主要通過進口其他國家石墨滿足國內需求。
日本作為全球主要的石墨進口國,2015年日本進口石墨5.45萬t,絕大部分從中國進口,其次是巴西、美國、加拿大、印度、挪威、斯里蘭卡等國家,2015年日本出口石墨約0.16萬t。2015年,韓國進口天然石墨2.17萬t,韓國的石墨絕大部分從中國進口,少量從巴西、德國、日本、南非、斯里蘭卡、瑞士、 烏克蘭、英國、美國等國家進口。韓國天然石墨出口量相對較小,2015年,韓國出口石墨519t,對中國及德國的出口量相對穩定,而對其餘國家的出口量不穩定
石墨行業現狀分析,2014年和2015年,全球石墨烯市場規模估計分別為290萬美元、336萬美元。石墨正處於大規模產業化前夕,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可以達到3.85億美元。石墨將在散熱材料,高性能計算系統(電晶體材料),透明顯示材料,超級電容器,鋰電,傳感器,結構材料等領域取得實際突破。到2025年,石墨市場規模將達到21.03億美元。屆時,超級電容器、結構材料、透明顯示材料、高性能計算材料將釋放更大的市場空間。
更多石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