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食品機械提高行業競爭能力,我國食品機械市場大大減少生產成本。當下,國內食品機械製造行業面臨著小而散、大而不精的尷尬局面,基本上主要以自動化食品加工設備為主。以下對2023年食品機械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2022-2027年中國食品機械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食品加工機械出口數量於5月達到峰值,為107萬台,相比2021年同期增長了32萬台,同比增長38.7%,去年同期出口數量為75萬台,累計到2022年5月出口數量為370萬台,同比下降1.2%。
食品機械就是將食品的原材料加工成為成品食品的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機械裝置與設備。新一輪的改造技術工程也隨之而來,實現了食品加工與機械加工的更新換代,通過這兩次的技術改革可以說食品的機械化基本上實現了機械的現代化,這一時期獨立的食品機械化工業已經形成。現從三大技術來了解2023年食品機械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食品機械業經過多年的經營與發展,正在由傳統的簡單機種向自動化機種過渡。智能技術的控制元件系統已在食品機械的控制系統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可編程控制器和各種新型感測器和微電腦技術被應用於食品機械生產過程的各個部分,棋是在一些大型的食品加工 生產線中。智能電控元件把各個食品機械的單機有效連接在一起,即充分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又進一步發揮 了機器的潛能。與此同時,智能技術中的計算機技術使食品機械加工的操作過程更加簡單、便捷。採用計算機控制工序和加工程度,並配備各種參數計量裝置,使加工、計量和檢測一機完成。 例如,為控制配料精確度,在食品生產系統中普遍裝有與微機相連的流量機、速度計等連續測量裝置,並由計算機控制每道工序的起始和結束,嚴格控制各種配料的濃度和流量,誤差精度可控制在千分之一的精度內。 設備操作更加方便,節省人力,更加專業化、連續化,自動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採用智能技術對食品機械進行控制,使食品機械自動檢測、自動調整。這樣一來,顯著提高了食品機械的生產效率,改善了勞動條件,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增強了產品競爭力。
納米技術的出現為食品工程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台,使基因工程變得更加可控。人們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製造多種多樣食品機械,生產便於人體吸收的生物"產品」,將極大豐富食品的數量和種類。
由於納米陶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較高的強度及較強的韌性,可用於製造食品機械的密封環、軸承等,以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蝕性。如德國一研究所以納米矽基陶瓷製成的特種不污染耐磨透明塗料,具有防污、防塵、耐刮、耐磨、防火等功能,可於食品機械上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零部件的表面塗層。
納米SiC、Si3N4在較寬的波 長範圍內對紅外線有較強的吸收,可用作紅外吸波和透波材料,做成功能性薄膜或纖維,可用在食品機械的紅外乾燥和紅外殺菌設備上。
磁製冷發展的總體趨勢是由低溫向高溫發展,構成磁性的納米糰簇,利用自旋系統磁熵變的製冷方式,研製成Cd為磁製冷介質的磁製冷機。它與通常的壓縮氣體式製冷方式相比較,具有效率高、功耗低、噪聲小、體積小、無污染等優點。這為食品冷凍和冷藏設備又開闢了新的途徑。橡膠和塑料是食品機械應用較多的原材料,但通常的橡膠是靠加入炭黑來提高其強度、耐磨性和抗老化性的,製品為色,不適宜用在食品機械上。納米材料的問世使這- -問題迎刃而解。 新的納米改性橡膠的各項指標均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抗老化性能可提高3倍,使用壽命長達30年以上,胞彩艷麗,保色效果優異。
現代膜分離技術是一種仿生技術,與超導光纖、碳纖維、納米技術等被統稱為21世紀工業領域六大高新技術。膜分離技術的應用是食品機械的革命性突破。膜分離是一種分子級分離,主要的膜系統按膜孔緊密程度由密到疏,可分為反滲透、納米過濾、超濾、微濾。將微濾技術和色譜方法及化學處理、酶處理結合起來,將乳蛋白中各種組合分開,得到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可用於生產高級嬰兒奶粉。用微波膜可對發酵工業中的用水和產品實現無菌化。目前各酒業公司己已廣泛使用0 . 45um濾芯對成品酒進行終端過濾替代原有的熱殺菌技術,節省能耗,避免高溫給產品帶來的煮熟味。鮮生啤酒(通過膜過濾技術,在常溫條件下進行除菌而生產出的啤酒)一出現 ,便以其優異的品質和口感迅速占領市場。除此之外膜分離技術在海水和苦鹹水中的淡化,礦泉水殺菌以及食品廠廢水處理、空氣中的細菌去除等方面都已得到廣泛利用。
電磁技術應用於我國食品機械生產領域,食品機械工業迅速成長。現下,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智能製造理念的加快落地,傳統食品機械行業開啟了自動化、智能化、數位化轉型升級之路。如今,智能食品機械已經逐漸成為市場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