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石油金融行業分析報告 >> 石油金融市場規模

石油金融市場規模

2018-06-15 11:07:3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石油消費量將於 2027 年增長至峰值 6.7 億噸左右,2014 年-2027年間年均增長率約為 2%,且在 2027-2035 年石油消費量繼續保持在高位。那麼石油金融市場規模會是怎麼樣的呢?請聽筆者給您娓娓道來。


  通過對石油金融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在石油消費量穩定增長的同時,我國的石油冶煉工業也形成了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充分滿足石油消費增長的需求。截至 2016 年底,我國煉油產能約為 7.5億噸,從經營主體看,我國目前形成了以中石化、中石油為主,中海油、中化集團、中國兵器、地方煉廠、外資及煤基油品企業等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其中,中石化、中石油煉油能力分別為 2.60 億噸/年、1.89 億噸/年,國內占比分別為 34.5%和 25.0%。隨著原油進口權和原油使用權的放開,地方煉廠顯示出較強的衝擊力和競爭力,成為國內煉油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 2016 年底,全國地方煉廠(含央企收購或控股的地方煉油企業)的煉油總能力達 2.62 億噸/年,占全國煉油總產能的 34.8%,山東地方煉油廠占據了重要份額。

  市場規模

  全球原油儲量分布不均,石油儲量主要集中在中東和美洲地區。2016年全球石油探秘儲量增加150億桶,達到1.7萬億桶。從儲量分布來看,OPEC組織占據了全球71.6%的石油儲量,而非OPEC國家石油儲量僅占到28.4%。儲量的地區差異也十分明顯,美洲地區探明儲量達到5554億桶,占比達到33%;歐洲大陸探明儲量1615億桶,占比9.5%;中東國家儲量8130億桶,占比達到47.7%;非洲大陸儲量為1280億桶,占比為7.5%;亞太地區儲量為484億桶,占比達到2.8%。

  從各國儲量數據來看,原油儲量位居前列的包括委內瑞拉、沙特、加拿大、伊朗以及伊拉克,探明儲量分別達到3009億桶、2660億桶、1715億桶、1580億桶以及1530億桶,前5大原油儲量國占到全球總儲量的61%。

  石油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的迅猛發展讓石油消費國再次爭回定價話語權,石油市場的定價規則變得更加複雜。同時隨著石油市場與金融市場相互滲透與結合,石油的「准金融產品」特徵日益彰顯。自2000年以來原油衍生品市場的交易量逐年放大,共同基金、對沖基金、乃至養老基金都積極投資石油衍生品市場以謀取利潤,而且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既可以作為經紀商也可以作為自營商參與衍生品市場,多方共同擴充了石油衍生品市場的交易量和流動性。石油和金融逐漸融合與2000年後新興市場國家高速發展帶動大宗商品走強的情況密不可分,當全球經濟的強勁增長造成需求供給平衡比較緊張的時候,來自金融投資者的需求將快速推高相關的商品價格,並從中牟取暴利。隨著經濟金融市場的全球化,資源價格的波動也受到全球範圍內流動性過剩帶來的影響。由於全球金融市場上資本的流動性過剩,金融市場上的投資者將這些流動性過剩中的一部分資本轉移到了當今的石油市場並活躍交易。

  因為近十年以來石油衍生品市場參與者眾多且交易活躍,推動石油期貨、石油互換、石油基差期權等衍生工具迅猛發展。石油期貨交易市場、石油現貨交易市場、石油衍生品市場、「石油美元」市場的互動,已經使石油經濟系統變成一個高度複雜、精密的金融市場。國際石油市場已不再是簡單的貨物交易市場,而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參與者也從原來上下游的石油企業擴大到石油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個人投資者。

  從宏觀角度來看,石油號稱「工業的血液」,早已滲透到現代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各個方面,任何石油供給的中斷或者油價的大幅波動,都會通過衍生品市場與股市債市的共振傳遞並反映到各國的利率與匯率當中,從而直接影響全球各個發達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狀況,進而影響各國政府的貨幣政策以及經濟政策。而且「石油美元」的概念更是揭示了石油金融超越經濟概念的國際政治博弈的現狀,從而進一步擴大了石油金融的研究的維度。在當前美元本位的浮動匯率制度下,人性的貪婪加上制度的漏洞極易引發金融系統崩潰,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明顯增加。縱觀石油金融一體化進程,是石油作為一種具有金融屬性的稀缺商品的發展的必然,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國際貨幣進入浮動匯率時代的一種合理選擇。當一種商品具有了金融屬性,其投機機會便大大的增加,從而加劇及價格的波動浮動。當前石油消費大國均建立了石油儲備以及實施配套的石油產業政策以對沖油價大幅波動造成的負面效應,以及穩定自身的經濟發展。

  通過對石油金融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石油的消費量與各經濟體的經濟總量呈現高度相關關係,消費量前十的國家有8個國家的GDP位列全球前十。消費量大的國家包括美國、中國、印度、日本等,其中沙特與俄羅斯受益於資源稟賦優勢,消費量進入前十。

  同時,全球的GDP增速也顯著的影響了石油的消費增速。近十年來,全球的經濟增速與石油消費增速基本保持了一致,2007年全球經濟出現下滑時,全球的石油消費也明顯受到打擊。全球經濟在2010年開始恢復後,石油的消費增速也穩定在了1%-2%之間。以上便是筆者對石油金融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石油金融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油金融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