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的主產品是貂皮,其副產品貂心、貂鞭、貂油、貂肉、內臟以及貂糞等也 貂的養殖基地分布於我國山東河北及東北地區。我國的水貂飼養業已有48年的發展歷史,全國擁有水貂飼養場戶5000多家,種貂存欄250萬頭,年產水貂皮800萬張。
近幾年飼養數量迅速增長,飼養的主要品種有標準貂,各種彩貂、北美黑貂,深咖啡、淺咖啡和紅眼白貂,世界著名短毛黑貂。種群質量參差不齊,既有國際領先品種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品種,又有國際市場3-4流水平的品種。 棚舍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籠舍要求簡單耐用,不影響其活動,不跑貂。
目前因沒有統一規範的水貂育種場,水貂品種培育和改良技術和水貂養殖業已開發國家相比落後很多,水貂市場供大於求,每年都得從國外引進優良貂種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更多行業相關內容可查詢水貂市場調查報告分析。
目前的水貂現狀為以下幾點:
種群質量差:種群質量參差不齊,優良貂種存欄率不到20%
生產水平和飼養管理水平低導致水貂群平均產仔數低的關鍵原因。
飼養機械化水平差導致水貂產品加工質量得不到保證。
飼料加工和飼料營養配製差難以保證水貂在各個時期生長的營養需要,最後會導致水貂產品質量下降,影響經濟效益。
衛生防疫和福利待遇差而水貂極易患疾病,甚至死亡。
養殖行業管理上差,水貂皮產品質量差,技術含量較低,缺乏競爭力。
更多水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