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食品檢測儀器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我國食品檢測儀器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6年我國食品檢測儀器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6-03-18 11:09:4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我國食品檢測儀器行業政策分析,「十二五」食品安全科技支撐計劃碩果纍纍,集中在食品安全高新檢測技術研究與產品研發、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關鍵技術研究、食品安全溯源控制及預警技術研究與推廣示範、食品非法添加物篩查技術和裝備研發等領域。現對2016年我國食品檢測儀器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食品快速檢測儀器潛力無限

  近來,食品快速檢測產品市場迅速增長。除「十三五」給分析儀器市場帶來的影響外,新《食品安全法》的頒布為食品快速檢測產品帶來了春天。新《食品安全》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快速檢測可以作為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等政府管理部門進行初步篩查的手段。

  據統計,2014年全國食品快速檢測儀器市場約20億元,隨著新《食品安全法》的實施,快速檢測標準和產品標準的逐步完善,未來食品快速檢測產品市場將潛力無限。

  「十三五」還在緊張的制定中,具體規劃內容仍無從得知,然而中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首席科學家吳永寧近期透露了「十三五」重點研究計劃總體思路。他介紹說,「在創新危害識別技術、突破前沿評估技術、集成溯源預警技術、發展安全控制技術等總體思路下將實現五個轉移」。我們具體來看這 「五個轉移」將會對分析儀器帶來哪些影響。

  突破人源性細胞體外替代毒性測試

  「十三五」規劃五個轉移中第一條就是「以動物實驗為基礎的傳統評估技術向人為基礎的新型評估技術的轉移」。新的《食品安全法》將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評估中的毒性測試通常以動物試驗為主,然而以動物實驗結果進行的風險評估與實際仍有很大出入,因此該項轉移具有很大的實用性。

  食品檢測儀器行業諮詢報告顯示,該項轉移的關鍵技術領域是「突破人源性細胞體外替代毒性測試」。該技術可分為兩步,分別是人源性細胞株的培養及毒性測試機制。毒性測試機制很複雜,包括中國人群食品過敏成因與免疫識別機制、食品中病原生物耐藥性傳播機制、食源性致病菌的腸道分子生態學以及作用機制等。在這些基礎研究領域中需要大量的生命科學儀器,例如:基因測序、流式細胞儀、PCR等。2014年,全球生命科學儀器市場銷售額超過400億美元,並以6%的速度增長,預計將來5年內將有長足的發展。

  未知物篩查類儀器將大行其道

  「食品化學危害物檢測從定向檢測到非定向篩查的轉變」同樣列在「十三五」規劃的五個轉移中。目前我國的食品化學危害物檢測主要以定向檢測為主,即已經確定了檢測目標物,然後按照標準和流程把它檢測出來。但是這種方法並不能有效的預防未知潛在危害物,例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事件發生後我們才開始研究這個危害物是什麼,如何檢測它。

  其實食品中的未知物的篩查研究,國內已經有很多單位在做。如果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中心的張朝暉、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冼艷萍等。使用的儀器包括高分辨質譜、生物晶片技術、核磁共振、紅外光譜儀等。此次將食品化學危害物未知物篩查作為「十三五」規劃重點,將對未知物篩查儀器的研發、應用和研究起到促進作用。

  基因測序在微生物診斷溯源領域發力

  「微生物診斷溯源由傳統技術向下一代全基因測序轉移」是「十三五」規劃中的既定目標。目前,微生物導致的食源性疾病廣受關注,而常用的微生物檢測的主要方法有培養法以及利用微生物的抗原、核酸或一些小分子來指示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微生物的全基因測序技術成熟後,不僅能快速檢測特定、已知微生物,也可以將「未知」微生物無論是細菌、真菌或者是病毒等通過一次實驗全部篩出來。不僅能快速診斷由微生物導致的食源性疾病並溯源,對新興抗體的識別和製備技術的發展都有助益。

  應用基因測序進行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檢測將主要集中在全國的醫療衛生機構。截至2015年5月,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達98.7萬個,其中,醫院2.6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2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5萬個,其他機構0.3萬個。

  其中,醫院中:公立醫院13326個,民營醫院13153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90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093個。

  分析儀器將應用在食品生產全鏈條

  「五轉移」第四條是「食品安全控制理念從HACCP向脆弱性評估為基礎全程控制轉變」。其關鍵技術領域包括:食物鏈脆弱性評估、產品真實性溯源、產地污染(農獸藥、重金屬、真菌毒素和海洋毒素等)與農畜水產品安全控制等技術等。

  近些年來,一些專家學者一直呼籲從種、養殖等源頭控制食品安全。此次納入「十三五」規劃中可以預見到分析儀器將應用在食品生產全鏈條。主要分析儀器類別可包括:產地污染中應用在農殘檢測的氣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獸藥殘留檢測的液相色譜儀、液質聯用儀,重金屬檢測的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螢光光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質譜聯用儀等,以及真菌毒素和海洋毒素檢測類儀器。同時也將促進食品安全現場和在線監管所需的新型試劑與裝備的研發。

  溯源預警從分散趨於統一

  「溯源預警從分散趨於統一」是「十三五」規劃中「五轉移」中的第五條。目標是研究「食品安全信息傳播規律和預警的大數據匯聚融合理論」「開發食品安全風險預警的大數據系統」,倚重大數據對某個區域或某種食品進行風險預警。

  其實溯源預警在有些省份已經開始實施,如吉林省政府採購吉大·小天鵝公司生產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配備到省內蔬菜批發市場、超市等單位,檢測數據通過設備的上傳功能進行上傳,並標記數據檢測所在地。可直觀的顯示出省內食品安全狀況,對食品安全進行有效風險預警。但是有的省份出於檢測設備沒有數據上傳功能或沒有建立溯源機制,或有溯源機制的省份由於溯源內容、預警評判指標等不同,而不能在全國產生協同效應。此次將溯源預警從分散趨於統一,將對分析儀器的數據傳輸、儲存、分析等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食品檢測儀器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