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環境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 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污染, 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水污染。儘管近二三十年來, 中國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水質標準和法律法規, 但沒有把水資源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綜合平衡的一個重要條件, 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缺乏綜合考慮, 只顧眼前的經濟利益, 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 也對全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必須採取有力措施, 加大治理力度。
2016年以來,成都市溫江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編制《溫江區水環境質量達標規劃(2016~2020年)》,印發《成都市溫江區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重點實施水污染防治三大行動,努力建設天藍地綠親水之城。
實施黑臭水體排查整治行動。溫江區全面開展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工作,共梳理出需檢測的地表水體127條共1066個檢測點位,已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這些點位水質進行檢測。
開展下河排污口整治,以全線截污、水質明顯改善為目標,啟動了江安河、楊柳河、金馬河下河排污口綜合整治工程,通過實施截污治污、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泵站提升等工程實現污水不下河的目標。
實施農業面源污染整治行動。溫江區持續深入推進農村面源污染治理,開展畜禽養殖污染專項治理,實施全域禁養。全力推進大型規模化養殖場和超標準養殖場(戶)的減量、關閉工作,今年以來,已關閉養殖場37家。加強監管,實行區、鎮(街)、村(社區)三級長效監管,堅持巡查、檢查、考核和定期報告制度,嚴密監管養殖污染行為。
同時,為提高農業節水潛力,溫江區開展農業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小區的創建工作,爭取2017年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35。
實施污水處理設施提標及擴能行動。溫江區正抓緊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一期(3萬噸/日)、溫江區科技園污水處理廠一期(4萬噸/日)提標改造工程,推進科技園污水處理廠二期遠期擴建工程(4萬噸/日),推進和盛、永盛污水處理站二期擴建工程(均為0.5萬噸/日)。
目前,污水處理設施提標及擴能項目正有序推進,溫江區城市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升級改造工程已完成項目建議書批覆、可研評審、環評報告評審。溫江區科技園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升級改造工程已完成可研、初設、概算、施工圖、環評報告評審。和盛、永盛污水處理站二期擴建工程已完成項目建議書批覆、可研評審、概算審查、施工圖設計、清單控制價編制、環評報告評審。
據2016-2021年中國水污染治理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了解,1972年, 周恩來總理批准成立的官廳水庫水污染治理辦公室, 可以看作為中國水污染治理的起步標誌。
更多水污染治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污染治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