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均淡水資源短缺,水資源的地區分布很不平衡,地下水超采現象嚴重,水資源污染嚴重。這些問題的解決是未來幾年水處理行業重要發展方向。那麼,水污染治理行業發展趨勢如何呢?下面就由筆者給您細細道來。
水污染治理行業發展趨勢
趨勢一;污水處理空間大,增量和存量均有發展機會
污水處理率仍有提升的空間。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規劃到2020年底,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城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95%。目前雖然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率已達90%,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使得污水處理量仍有較大增量發展空間。
提標改造需求迫切、空間巨大。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的一級A標準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染物排放濃度為劣五類水;2015年11月,環保部發布《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除了提升現有排放標準外,新增特別排放限值標準,該標準的污染物排放要求近似地表四類水。然而即使按照一級A標準的污水處理廠2015年底占比扔不到40%。按照「水十條」要求,敏感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應於2017年底前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十三五」期間,提標改造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規模4,220萬立方米/日,其中設市城市3,639萬立方米/日,縣城581萬立方米/日。
趨勢二;水域生態治理是未來發展趨勢
根據數據顯示,全國295座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超過70%的城市存在黑臭水體,經濟發達且水系更多的中南區域和華東區域合計占比達71.9%。2016年,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的1617個國考斷面中,黃河、松花江、淮河和遼河流域為輕度污染,海河流域為重度污染。
水污染治理行業發展趨勢弊端
一、我國水資源匱乏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180億立方米,該數值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在214個國家和地區中,名列第五位;但人均水資源僅有2062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位列全球106位。人均水資源匱乏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二、水環境污染成為一大難題
城市污水是目前江河湖泊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是制約許多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對策制定的2000年治理目標,要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20%。目前,我國正處於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大發展時期,尤其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國中西部環境與生態保護已被提上首要議事日程。
水污染治理制度機制政策日趨完善,執法力度加強
一、開展水環境質量預警機制2016年6月,環境保護部制定並發布了《水環境質量分析及預警工作方案》。該方案是我國水環境保護與管理由粗放向精準、精細化發展之必然,體現了我國環境管理由單純的總量目標削減,向基於質量目標的分區、分類、分級的理念,以解決水環境質量問題為目標的精準管理思想轉變,有助於宏觀上從環境經濟政策層面、局地上溯源至企業生產調控具體落實,真正做到以控制單元為對象生產布局、過程監管、末端控制全流程環境調控與管理。
二、落實環保督察巡視制度2016年中旬,中央派出8個督察組赴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雲南、寧夏等地進行環境保護督察,查處各地群眾反映突出的環境問題。這也是我國發布《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以來,中央層面進行的最大規模環保督察。在為期一個月的督察中,督察組現場檢查了1500多個點位,梳理黨政領導幹部生態損壞環境責任追究問題100個。
隨著人民環保意識的提高及國家支持力度的增強,農村污水治理將成為繼城市污水治理之後的下一片藍海。根據住建部信息,住建部下一步對農村污水處理採取的策略是重點推進、梯次推進的辦法,全國大致有1.6億戶的農村污水沒有得到處理,按每戶投資額1萬元考慮,建設投資市場空間達到1.6萬億元。以上就是筆者給您分析的水污染治理行業發展趨勢了。
更多水污染治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污染治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