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環保報告 >> 水污染治理 >> 2025年水污染治理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萬億級水污染治理市場規模將現 百億級PPP項目落地

  隨著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不斷推進,我國水污染治理行業政策利好因素不斷釋放,2017年將會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網站的2017-2022年中國水污染防治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預測,近一年來,在市場需求與政企合作熱潮的疊加效應下,傳統水務、水環境治理等市場顯現出巨大空間。

  2017年將是水污染治理產業的「大年」。在《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編制過程中,採用基於重點領域工程任務量的測算方法,依據投資單價和工程任務量初步估算,預計完成「水十條」的全社會投資大概是4.6萬億元。採用投入產出模型,模擬得出「水十條」通過加大治污投資將帶動環保產業產出增長約1.9萬億元。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1.4萬億元,間接帶動環保產業產出增加5063.4億元。

萬億級水污染治理市場規模將現 百億級PPP項目落地

  2017年將進入投資高峰,隨著近年來環保政策的密集發布,水環境產業會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水環境PPP項目熱度最高。截至2017年1月,在財政部入庫PPP項目中占21.55%的環保類項目中,超過八成為涉水項目。

  E20環境平台合伙人肖瓊預測,2017年萬億級水環境治理項目市場將釋放,今明兩年將有更多百億級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出現。

  水污染防治產業發展現頗多亮點

  目前,水環境產業正由設備製造、工程建設等參與環保公共服務,向提供綜合環保服務拓展;水體環境、工業污染源、園區污水處理廠和生活污水處理廠等水環境監測、污染防控和安全預警一體化的監控服務業成亮點;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為目標的水體環境生態修復服務,將成為我國水污染治理環境服務業的新辟戰場。

  從產業營收來看,以「水十條」準備工作為主的2015年,水環境產業營收已接近3000億元,同比增長約18%。2016年是大規模實質性推動的第一個整年,2017年則是完成階段目標的關鍵一年,因此今年水環境產業無疑將更上層樓。

  黑臭水體治理是重點

  黑臭水體治理是2017年水處理的重點領域,也將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根據「水十條」的要求,2017年底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吳舜澤表示,「清除城市黑臭水體為目標的水體環境生態修復服務,將成為水污染治理環境服務業的新戰場。」

  環保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22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確認黑臭水體2082個。其中,34.9%已完成整治,28.4%正在整治,22.8%正在開展項目前期相關工作,其他正在研究制定整治方案。

  近期發布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水體治理和修復,綜合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全面實施控源截污,強化排水口、管道和檢查井的系統治理,科學開展水體清淤,恢復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連通和流動性。

  吳舜澤認為,目前黑臭水體治理存在幾方面問題,包括黑臭水體排查不到位,地方上報進入平台的黑臭水體偏少;各地工作不平衡,有些地方推進難度較大,完成2017年「水十條」的第一個階段任務難度不小。此外,資金壓力大,治理效果易反覆,後期運行維護也存在問題。

  住建部黑臭水體治理專家則表示,水環境治理最根本的是「黑臭在水裡,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網」。未來建設的難點在城市管網方面。有分析師預測,「十三五」期間,城市內河黑臭水體治理中僅截污管網需求逾1700億元。

  在切實的需求下,近期釋放的黑臭水體市場會超過2萬億元,其中一半以上在污水處理的控源截污市場。據E20研究院的調研以及測算,在2017年左右,2萬億的市場空間釋放會到達一個頂點。

  百億級PPP項目落地

  在「水十條」時代,PPP不得不提。粗略統計即可發現,各地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中大部分都是PPP項目。截至2017年1月,財政部入庫PPP項目總計10828個,其中環保類項目2334個,占全部入庫項目總數的21.55%。

  環保類項目中涉水項目(包括污水處理、水利、供排水、水環境綜合治理、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占比最高,超過80%。

  PPP既是一種融資方式,更是一種治理方式。這種模式的新一輪興起,改變了水環境的產業格局和項目市場體量。

  吳舜澤分析稱,由於PPP模式整體體現規模比較大,需要更高的投資,傳統環保公司業務很難全面覆蓋,所以整合兼併上市公司也成為環保市場的主流。

  上市公司紛紛延伸業務鏈條,拓展業務範圍,構建環保大平台,以承接更為複雜的PPP項目,實現改善區域流域環境質量的目標。特別是質量改善和PPP模式往往與投融資掛鉤,環保投融資的介入,使整個環保產業的集中度明顯增加。

  在傳統市政項目時代,單體項目量達到10億元已算大項目。而PPP時代,單體項目規模普遍在10億元以上,大項目規模已超百億元。去年北控水務、啟迪桑德、葛洲壩、碧水源、中電建聯合中標的通州水環境治理項目,項目金額高達233.5億元。

  E20研究院調研發現,百億級的PPP項目開始落地,並預測今明兩年會有更多百億級項目出現。

  對於企業,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共同主任王天義建議,要發展自己的能力,包括投融資、技術創新、工程建造、規劃設計、成本控制、PPP模式的對應能力等。

  2017年以來環保類上市公司接連斬獲PPP大單。其中,東方園林、蒙草生態、啟迪桑德等公司是拿單大戶。

  其中大部分為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超過20億元的項目就有3個。分別為獨山縣九十九灘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中標金額為45.65億元;玉溪大河下游黑臭水體治理及海綿工程項目,中標金額為33.68億元;濟寧市任城區濟北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PPP項目,金額為24.07億元。

  總體上來講,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在2017年一定能有所突破,各地也將不斷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政策,並因地制宜地提出自身的解決方案,相關水處理設備公司將不斷迎來利好消息。

2016年中國水污染治理行業現狀分析:污水處理技術不斷提高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前提。但如今,日漸匱乏的水資源以及日漸突出水污染問題,已向人們敲響了警鐘。在這樣的背景下,解決對水資源短缺和乾旱,加強水污染治理就成為了我國水資源困境的重要目標。以下是宇博智業《2016-2021年中國水污染治理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所做的2016年中國水污染治理行業現狀分析

  中國為水資源緊缺國家

  水資源缺乏和乾旱正在威脅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國際水協會的報告顯示,在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氣候變化以及水資源不合理配置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缺水和乾旱已經影響到全球40%的人口,而且對經濟增長、減貧計劃、健康與福祉和環境保護等構成現實威脅。

  中國被聯合國列為水資源緊缺國家,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僅2002年,全國淡水的取用量大約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國1995年淡水供應量的1.2倍。據統計,中國目前缺水總量約為400億m3,每年受旱面積200~260 km2,影響糧食產量150~200億kg,影響工業產值2 000多億元,全國還有7 000萬的人飲水困難。缺水對環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著嚴重的影響。

  國際水協會非傳統水資源專家委員會中國區主席王曉昌表示,面對缺水問題,傳統的解決方法通常是根據需求尋找水源,而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應該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規律,在進行城鄉和工業規劃時,應該充分考慮到水資源的可利用性,同時在科學論證的前提下,加強水循環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水污染治理

  2016年中國水污染治理行業現狀:

  1、水處理技術不斷提高

  國際水協會大中華區總監李濤表示中國政府非常注重用水效率,在每個工業領域都有非常嚴格的水效考核,比如每噸鋼的生產用水,每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的用水等,都有相應的標準,而且這些標準是動態的,會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嚴格。所以,近些年一些耗水大戶已經慢慢被淘汰,工業領域的用水效率越來越高。在節水和水處理技術領域,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水工業市場。

  在市政用水方面,中國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國只用10到15年就建成了約5000個城鎮污水處理廠,目前的污水處理規模已經和美國基本相當。國際水協會正致力於協助中國的污水處理企業轉型,提高運行效率和質量,同時轉變傳統觀念,通過應用一系列新型技術,把污水處理過程轉變為能源生產過程,不僅能夠發電,還可以回收氮磷等資源。

  雖然目前最新的、原創性的水科技還主要掌握在已開發國家手中,但中國正在努力追趕,特別是在基礎研究領域。李濤透露,5年前,國際水行業的權威期刊《水研究》很少刊登中國科研人員的文章,而現在每一期約有1/4的文章出自中國科研工作者。這與中國在水科技研發領域的投資大幅增加密不可分。從「十一五」開始,中國政府對水行業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強,如今,中國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研究成果和解決方案,大大促進了中國水科技、水行業市場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

  2、水污染治理行業前景樂觀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工業化並不一定伴隨著水污染和各種環境問題,關鍵是人們如何轉變思維和行為方式。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加上科學規範的管理,人類完全可以做到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不破壞水資源。

  國際水協會主席赫爾穆特˙科洛斯比奧斯表示對中國的水污染治理前景表示樂觀。科洛斯是奧地利人,曾經親自參與了奧地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污染治理行動。「奧地利花了很長時間才意識到水污染問題的嚴重性,然後出台了相關法律,15年後整個國家恢復了山清水秀」。科洛斯說,這並不是說治理過程是一帆風順的,實際上,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有一個漸變的過程。雖然中國一些地區水污染問題較為嚴重,但科洛斯認為,中國政府有著強大的執行力,在落實環保政策時更加高效。科洛斯表示,治理水污染除了引進必要的技術手段,改變和提升相關企業管理人員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非常重要。此外,政府對環保產業的政策和資金傾斜對於水污染治理意義重大。

  鮑利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非常關注,他認為,中國必須實現工業化和完成高附加值的產業轉型,但未必通過傳統的方式。「以農業的現代化為例,中國在農林漁業有著寶貴的傳統經驗和高效的生產方式,這些經驗和生產方式不僅綠色環保,如果加以科學利用,還對發展節水型現代化農業十分有效。」

  綜上所述,隨著水污染處理技術的提升,以及環保政策的落實,未來的水污染治理行業前景樂觀。


水污染治理髮展趨勢

  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國環保產業有效支撐了年度污染防治和質量改善目標的實現,以創新為引領,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那麼水污染治理髮展趨勢會是怎麼樣的呢?請聽筆者給您娓娓道來~


  水污染治理市場規模: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的《「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在市政污水處理設施新建領域,「十二五」期間,我國擬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能力投資1,040 億元,顯著提升國內的城市、縣城以及建制鎮的污水處理率。

  在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領域,根據《「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編制指南》的要求,現有執行二級排放標準的污水處理廠在「十二五」期間要提高到一級B 標準。部分地區根據地方標準或流域水質要求,需提高至一級A或更嚴格的標準,對於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指標的排放要求也明顯提高。鑑於此,「十二五」期間,我國擬投資137 億元用於升級改造現有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在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領域,由於國內水資源短缺,對於水再生利用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截至2010 年末,國內再生水利用率為10%。根據相關要求,「十二五」期間,擬在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領域投資304 億元,到2015 年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要達到15%以上。

  水污染治理髮展趨勢:

  2018年是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關鍵之年,在國家政策利好、市場空間釋放的背景下,水污染治理市場仍將蓬勃發展,幾個重點領域技術發展趨勢展望如下:

  (1)針對河流、地下水、湖泊、濱海濕地等領域的污染治理與生態恢復和水源地保護,將促進各地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新建、提標改建,各類污水處理專用機械、市政管網、污泥處理處置等設備,以及膜組件、藥劑等環保產品將有更大的市場需求;

  (2)針對重污染行業工業廢水處理和工業園區的水污染綜合整治,將促進工業廢水處理的核心設備、高端材料及藥劑的生產製造;

  (3)針對農村生活污染治理,將促進小型化、自動化污水處理系統和集群監控預警維護系統的蓬勃發展;

  (4)針對水體環境的監測事業,水環境監測儀器設備以及應急管理平台和軟體系統的發展將令業內矚目;

  (5)針對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將促進一個生產用於垃圾處理工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和區域綜合修復建設工程的防滲系統以及河道生態修復等新型裝備和產品的製造業的發展;

  (6)針對污泥的無害化處置領域,「重水輕泥」現象一直存在,隨著環保部將污泥妥善處理處置納入污水總量減排考核,將促進綜合建設投入低、運營效果穩定、資源利用高的技術發展。

  根據住建部信息,住建部下一步對農村污水處理採取的策略是重點推進、梯次推進的辦法,全國大致有1.6億戶的農村污水沒有得到處理,按每戶投資額1萬元考慮,建設投資市場空間達到1.6萬億元。以上便是筆者對水污染治理髮展趨勢的詳細介紹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水污染治理髮展趨勢將會是一片藍海愈來愈好~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水污染治理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水污染治理相關排行

水污染治理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水污染治理精選報告、水污染治理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水污染治理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水污染治理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